詩詞典故·弓彎
【出典】 《梁書》卷三九《羊侃傳》:“侃姬妾侍列,窮極奢靡。……舞人張凈琬,腰圍一尺六寸,時人咸推能掌上舞。又有孫荊玉,能反腰帖地,銜得席上玉簪。”唐·佚名《異聞錄》:“鳳帥家子,無他能,后寓居長安平康里南,以錢百萬買古人豪洞門曲房之第,即其寢而晝偃,夢一美人?!谑敲廊耸谠姟!}之曰《春陽曲》……其詞曰:‘長安少女玩春陽,何處春陽不斷腸。舞袖弓彎渾忘卻,羅帷空度九秋霜。’鳳卒吟,請曰:‘何謂弓彎?’曰:‘妾昔年父母教妾此舞?!廊四似穑聫埿?舞數(shù)拍,為弓彎狀以示鳳。既罷,美人低頭良久,即辭去?!P亦尋覺,昏然忘有所記。及更,于襟袖得其詞?!?見《太平廣記》卷二八二《邢鳳》)
【釋義】 南朝與唐代的善舞女子,能作出反身貼地的舞姿,以其狀如彎弓,稱作“弓彎”,也稱“弓腰”。后世常用作稱美女子善舞的典故。
【例句】 ①舞態(tài)弓彎,一聲低唱,蛾笑綠分煙岫。(洪適《選冠子》[雨腳報晴]1375)這里用“弓彎”形容舞恣。②壽杯須斗酌,舞袖正弓彎。(王千秋《臨江仙》[柳巷鶯啼春未曉]1475)這里用唐人小說語,敘寫舞姬伴飲。③比似尋芳嬌困,不是弓彎拍袞。(劉辰翁《如夢令·題四美人畫》3188)此詞詠畫中褪履美女,句中用不是弓彎加以襯托,表明畫中女子并非在作舞蹈動作。
上一篇:典故《弓弓》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弓旌》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