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飛鳶跕跕
【出典】 《后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封援為新息侯,食邑三千戶。援乃擊牛釃酒,勞饗軍士。從容謂官屬曰:‘吾從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當吾在浪泊、西里間,虜未滅之時,下潦上霧,毒氣重蒸,仰視飛鳶跕跕墮水中,臥念少游平生時語,何可得也!’”唐·李賢注:“鳶,鴟也。跕跕,墮貌也?!?/p>
【釋義】 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回顧自己艱苦的軍旅生涯,曾描述“毒氣重蒸,仰視飛鳶跕跕墮水中”的場景。詩詞中常用“飛鳶跕跕”作為表現軍旅行役,環境險惡,生活艱苦的典故。
【例句】 飛鳶跕跕曾見,底事又重來。(李曾伯《水調歌頭·丁未沿檄過穎壽》2797)這里用本典感嘆路途艱險。
上一篇:典故《飛鳥知還》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飛鴻遵渚》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