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桑榆
【出典】 《淮南子·說林訓(xùn)》:“桑榆之間,逾易忍也。”東漢·高誘注:“言亂世將盡,如日在西方桑榆間,將夕,故曰易忍。”又,《淮南子》(逸文):“日西垂景在樹端,謂之桑榆。”《注》:“言其光在桑榆樹上。”(據(jù)《初學(xué)記》卷一引)參見“桑陰”條。
【釋義】 桑榆,指日西落時余光照在桑榆樹梢,亦以指日落處。后多用以比擬人之暮年。
【例句】 ①老去桑榆趁暖,任從教、潘鬢先斑。(侯寘《鳳皇臺上憶吹簫·耒陽至節(jié)戲呈同官》1429)這里用以表明自己年歲老大。②感慨桑榆暮景,抉挑草木微情。(劉克莊《木蘭花慢·客贈牡丹》2609)這里用以感慨自己已臻老境。③西風(fēng)吹起鱸魚興,已在桑榆晚景。(姚鏞《醉高歌》[十年燕月歌聲]2708)這里說自己已屆暮年,希望回鄉(xiāng)隱居。
上一篇:典故《桑榆》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桑田滄海》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