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三閭沉絕
【出典】 《楚辭》戰(zhàn)國楚·屈原《九章·懷沙》宋·洪興祖補注:“此章言己雖放逐,不以窮困易其行。小人蔽賢,群起而攻之。舉世之人無知我者。思古人而不得見,仗節(jié)死義而已。太史公曰:‘乃作《懷沙》之賦,遂自投汩羅以死。’原所以死,見于此賦,故太史公獨載之。”《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屈原之江濱……乃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沉汩羅以死。”參見“三閭”條。
【釋義】 楚國三閭大夫屈原中讒言,遭放逐,作《懷沙》賦,投汩羅江而死。后世詩詞常用此事表現(xiàn)謫居悲懷。
【例句】 ①冷落天涯今一紀(jì),誰憐萬里無家。三閭憔悴賦懷沙。(洪皓《臨江仙·懷歸》1001)作者出使金國被扣留,詞中借屈原被放逐事寄托自己的悲懷。②聽到三閭沉絕處,慘悲風(fēng)、搖落寒江岸。(李好古《賀新郎·僧如梵摘阮》2702)這里借屈原投江事敘寫僧如梵彈阮咸奏出悲慘的曲調(diào)。
上一篇:典故《三閭》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三閭湘妃曲》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