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嗾獒
【出典】 《左傳·宣公二年》:“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殺之。”晉·杜預注:“獒,猛犬也。”
【釋義】 嗾,以口作聲喚犬。春秋時,晉侯喚犬使噬趙盾。后以指使人作壞事為嗾使。
【例句】 況嗾獒者眾,放麑人少,大將觸網,小亦傷弓。(劉克莊《沁園春·二鹿》2597)這是說嗾使惡犬的人多,仁慈放麑的人少。表示關切鹿的安全。
詩詞典故·嗾獒
【出典】 《左傳·宣公二年》:“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殺之。”晉·杜預注:“獒,猛犬也。”
【釋義】 嗾,以口作聲喚犬。春秋時,晉侯喚犬使噬趙盾。后以指使人作壞事為嗾使。
【例句】 況嗾獒者眾,放麑人少,大將觸網,小亦傷弓。(劉克莊《沁園春·二鹿》2597)這是說嗾使惡犬的人多,仁慈放麑的人少。表示關切鹿的安全。
上一篇:典故《嗣宗賞青云絕塵》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四世三公》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