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王績
【出典】 《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傳·王績傳》:“王績字無功,絳州龍門人。性簡放,不喜拜揖。……大業中,舉孝悌廉絜,授秘書省正字。不樂在朝,求為六合丞,以嗜酒不任事……遂解去。……著書自號東皋子。乘牛經酒肆,留或數日。高祖武德初,以前官待詔門下省。故事,官給酒日三升,或問:‘待詔何樂邪?’答曰:‘良醖可戀耳!’侍中陳叔達聞之,日給一斗,時稱‘斗酒學士’。……采杜康、儀狄以來善酒者為譜。……著《醉鄉記》以次劉伶《酒德頌》。其飲五斗不亂,人有以酒邀者,無貴賤輒往,著《五斗先生傳》。”
【釋義】 王績于隋末、唐初曾任微職,后辭官還鄉,躬耕隱居,以嗜酒善飲著稱。后人在詩詞中常用作詠嗜酒、隱逸的典故。
【例句】 酒石,羨王績。任擊缶呼天,此樂何極。(李曾伯《蘭陵王·甲寅初度和次賈韻》2818)這里借“羨王績”表現自己倦于仕途,向往閑逸生涯的心情。
上一篇:典故《王粲詩成》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王維畫取》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