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韋編三絕
典源出處 《史記 ·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 《易》,序 《彖》、《系》、《象》、《說卦》、《文言》。讀 《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于 《易》則彬彬矣。’”
釋義用法 孔子晚年精研 《易經》,由于翻看的次數太多,以致把串連竹簡的皮條都磨斷了三次。后以此典形容勤奮讀書。
用典形式
【十絕編】 宋·陸游:“更余一事猶當勉。讀易從今十絕編。”
【三編絕】 唐·耿湋:“業就三編絕,心通萬象閑。”
【韋充編】 唐·元稹:“蒲有臨書葉,韋充讀易編。”
【韋編絕】 宋·陸游:“讀經今日
韋編絕,作賦當時鐵硯穿。”
【絕韋編】 宋·張孝祥:“唯有吾宗老兄弟,閉門依舊絕韋編。”
【編三絕】 清·張尚瑗:“總角誦公文,不啻編三絕。”
【韋編三絕】 元·耶律楚材:“韋編三絕耽羲易,蕭散風神真隱人。”清·顧炎武:“在昔尼父圣,韋編尚三絕。”
【易韋三絕】 宋·蘇軾:“易韋三絕丘猶然,如我當以犀革編。”
上一篇:詩詞典故《雄雞斷尾》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韋誕題額》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