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王尊叱馭
典源出處 《漢書 ·王尊傳》:“先是,瑯邪王陽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崍九折阪,嘆曰:‘奉先人遺體,奈何數乘此險!’后以病去。及 (王) 尊為刺史,至其阪,問吏曰:‘此非王陽所畏道邪?’吏對曰:‘是。’尊叱其馭曰:‘驅之! 王陽為孝子,王尊為忠臣。’”
釋義用法 漢代王陽和王尊都做過益州刺史,經過邛崍九折坂的時候,王陽嘆息說:“父母給我身體,怎么能數次經歷這樣的危險。”而王尊卻喝令駕車人:“一直沖上去! 王陽做孝子,王尊做忠臣。”后以此典形容忠于職守,不畏艱險; 也以“九折坂”等形容道路或世路艱險。
用典形式
【九折】 唐·李商隱:“斯游儻為勝,九折幸回軒。”宋 ·陳與義:“世路九折多,游子百事丑。”
【叱馭】 清 ·鄭鉽:“王尊經九折,叱馭不留滯。”
【回車】 明 ·李東陽:“回車為孝子,叱馭為忠臣。”
【九折坂】 宋·陸游:“九折坂頭休絕嘆,世間何地不羊腸。”
【九折艱】 宋·范成大:“張旗且喜三灘駛,叱馭曾驚九折艱。”宋 ·陸游:“少年曾綴紫宸班,晚落危途九折艱。”
【九折途】 宋·陸游:“山林已結三生愿,朝市誰非九折途?”
【九折悲】 清·黃鷟來:“千里望何及,九折悲有因。”
【九折魂】 唐·魏征:“既傷千里目,還驚九折魂。”
【王陽嘆】 唐·陳子昂:“勿以王陽嘆,邛道畏崚嶒。”
【王尊馭】 宋 ·王安石:“畏途石棧王尊馭,榮路金門祖逖鞭。”
【叱馭人】 宋·王安石:“知君不為山川險,便忘吾家叱馭人。”
【回車坂】 清·王士禛:“往往逢途窮,痛哭回車坂。”
【悲九折】 清·葉燮:“游子傷心悲九折,美人遙睇隔千盤。”
【王尊叱馭】 唐·元稹:“黃霸乘軺入,王尊叱馭趨。”清·徐乾學:“虞詡成名在此時,王尊叱馭看前路。”
【王尊許國】 宋·王安石:“豈慕王尊能許國,直緣毛義欲私親。”
【王尊疾驅】 元·耶律楚材:“王尊疾驅九折坂,此來一顧應哀惶。”
【車回峻坂】 清 ·錢謙益:“車回峻坂何須九,肱折良醫不憚
【叱馭王尊】 清·納蘭性德:“乘險嘆王陽,叱馭來王尊。”
【危途九折】 宋·陸游:“危途九折浩無津,晚幸收身做散人。”
【忠臣叱馭】 宋·錢惟演:“知有忠臣能叱馭,不論云棧更崢嶸。”
【輪摧九折】 南朝陳·陰鏗:“輪摧九折路,騎阻七星橋。”
【畏途九折】 宋·陸游:“畏途九折歷欲盡,世上誰如君耐久?”
【王陽驅九折】 晉· 張協:“王陽驅九折,周文走岑崟。”
【峻坂將馭叱】 清·歸莊:“峻坂何妨將馭叱,章臺自可借眉描。”
上一篇:詩詞典故《王儉蓮幕》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王母蟠桃》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