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丸泥封函關
典源出處 《藝文類聚》卷二十五引 《東觀漢記》 曰:“隗 (wei)囂將王元說囂曰:“昔更始西都,四方響應,天下喁喁,謂之太平,一旦敗壞。今南有子陽,北有文伯,江湖海岱,王公十數,而欲牽儒生之說,棄千乘之基,計之不可者也。今天水完富,士馬最強,北取西河,東收三輔,案秦舊跡,表里山河,元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此萬世一時也。’” 《后漢書 ·隗囂傳》亦載。
釋義用法 后漢隗囂在天水割據,其將王元認為只要守住函谷關,就可以阻擋住東來之兵。函谷關在今河南,關在谷中,地勢險要,所以稱用一丸泥就可以封住。后以此典指關隘地勢險要,可以據險固守; 也借指守衛疆土。
用典形式
【丸封】 元·柳貫:“一函祠檢將升玉,萬里丸封不用泥。”
【一丸泥】 南朝梁·戴嵩:“當今函谷上,唯見一丸泥。”唐·皮日休:“壯士不言三尺劍,謀臣休道一丸泥。“宋·王令:“豈意誤將三獻玉,翻來輕博一丸泥。”
【一丸封】 清·顧炎武:“關中尚可一丸封,奉詔東征苦倉卒。”
【一泥丸】 清·湯右曾:“東西誰界絕,封此一泥丸。”
【丸泥封】 宋·陸游:“桑干不勞尺箠下,榆關正可丸泥封。”
【泥一丸】 南朝梁·劉孝威:“請謝函關吏。行當泥一丸。”
【泥丸封】 清·曹貞吉:“泥丸封未得,漁陽鼙鼓,響入華清。”
【函谷丸】 晉·徐悱:“憶紀燕山石,思開函谷丸。”
【函谷泥】 南朝陳·張定見:“燕然自可勒,函谷詎須泥?”清·秋瑾:“函谷無泥累鐵馬。洛陽有淚泣銅駝。”
【封泥谷】 唐·駱賓王:“既出封泥谷,還過避雨陵。”
【封函谷】 宋·王安石:“一丸豈慮封函谷,千騎無由飲渭橋。”
【隗囂泥】 唐·羅隱:“病憐王猛畚,愚笑隗囂泥。”
【丸泥塞險】 清·吳廷楨:“丸泥塞險恃崇墉,表里山河百二重。”
【函谷泥封】 宋·范成大:“劍閣云棧守非難,函谷泥封久未刊。”
【丸泥封函關】 宋·蘇舜欽:“丸泥封函關,長纓系南越。”宋·樂雷發:“何人丸泥封函關? 何人三箭定天山?”
【函谷一丸封】 宋·楊億:“張載勒銘堪作戒,莫矜函谷一丸封。”清·丘逢甲:“未許天山三箭定,空聞函谷一丸封。”
上一篇:詩詞典故《鼠肝蟲臂》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為酒求官》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