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太常長齋
典源出處 《后漢書·儒林列傳·周澤傳》:“數(shù)月,復(fù)為太常。清潔循行,盡敬宗廟。常臥疾齋宮,其妻哀澤老病,窺問所苦。澤大怒,以妻干犯齋禁,遂收送詔獄謝罪。當(dāng)世疑其詭激。時人為之語曰:‘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注: 《漢官儀》此下云“一日不齋醉如泥。”
釋義用法 后漢周澤任太常,是個掌管禮樂宗廟祭禮的冷官,每逢祭祀時要進(jìn)行齋戒,不得回家。周澤臥病齋官,他的妻子去看他,而他認(rèn)為妻子違犯齋禁,送詔獄請罪。當(dāng)時人作了歌謠來嘲諷他。后用此典形容居官清冷;或指飲食素食無酒。
用典形式
【太常妻】 唐·李白:“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清·王士禛:“若使清齋三百日,個儂何異太常妻。”
【太常齋】 唐·高適:“臥看中散論,愁憶太常齋。”清·歸莊:“雖異九秋婕妤怨,已如一月太常齋。”
【犯齋收】 宋·黃庭堅:“不聞犯齋收,猶聞畫眉詡。”
【齋日多】 唐·劉禹錫:“詩情逸似陶彭澤,齋日多如周太常。”宋 ·陸游:“酒錢覓處無司業(yè),齋日多來似太常。”
【太常已醉】 唐·李百藥:“太常應(yīng)已醉,劉君恒帶醒。”
【不齋醉如泥】 宋·范成大:“太常家有此段奇,銷得不齋醉如泥。”
【太常醉如泥】 清 ·王夫之:“臣朔無聊饑欲死,太常有恨醉如泥。”
【清齋逾太常】 清·丘逢甲:“一樓閉置似新婦,三月清齋逾太常。”
上一篇:詩詞典故《太公屠釣》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太平無象》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