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秦鏡照膽
典源出處 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三:“高祖初入咸陽宮,周行庫府,金玉珍寶,不可稱言。其尤驚異者,……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硋(ai)。人有疾病在內,則掩心而照之,則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則膽張心動。秦始皇常以照宮人,膽張心動者則殺之。”
釋義用法 傳說秦始皇宮中有方鏡,可以照見人的五臟六腑,洞察人的邪正。后以此典稱官員治獄公正無私,明辨奸惡; 也指人詮選公平。
用典形式
【方鏡】 宋·蘇軾:“渡海十年歸,方鏡照兩童。”
【秦鏡】 唐·劉禹錫:“銓材秉秦鏡,典樂去齊竽。”唐·杜牧:“德業懸秦鏡,威聲隱楚郊。”唐·劉長卿:“且喜禮闈秦鏡在,還將妍丑付春官。”
【照膽】 唐·杜牧:“照膽常懸鏡,窺天自戴盆。”
【咸陽鏡】 元·楊維楨:“安得咸陽鏡,照郎心肺肝。”
【秦臺鏡】 唐·杜甫:“梁獄書應上,秦臺鏡欲臨。”
【秦明鏡】 唐·劉禹錫:“心托秦明鏡,才非楚白珩。”
【照膽鏡】 唐·李白:“池開照膽鏡,林吐破顏花。”
【鏡照膽】 清·王士禛:“守宮注臂鏡照膽,三十六年君不知。”
【見膽明鏡】 隋·薛道衡:“照骨金環誰用許,見膽明鏡自生塵。”
【秦鏡照膽】 清·王士禛:“秦鏡虛懸照膽寒,不照長城多白骨。”
【秦臺破心膽】 唐·杜牧:“秦臺破心膽,黥陣驚毛發。”
【鏡懸奸膽露】 唐·元稹:“鏡懸奸膽露,劍拂妖蛇裂。”
上一篇:詩詞典故《秦王射魚》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窮困陳蔡》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