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佩韋弦
典源出處 《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 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論衡·率性》:“西門豹急,佩韋以自緩; 董安于緩,帶弦以自促。急之與緩,俱失中和,然而韋弦附身,成為完具之人。能納韋弦之教,補接不足,·則豹、安于之名可得而參也。”《后漢書·獨行列傳 ·范冉傳》:“ (范冉)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從俗,常佩韋于朝。”
釋義用法 戰國時魏國的西門豹,性情急躁,常佩帶軟皮帶,提醒自己辦事從容和緩些; 春秋時晉國的董安于,性子緩慢,常佩帶弓弦,提醒自己辦事緊張迅速些。后人也有采用這種辦法的。這都是設法警示自己,彌補自己的不足。后用此典表示自我規戒,敬慎行事。
用典形式
【韋弦】 唐·白居易:“襦褲提于手,韋弦佩在紳。”
【佩韋】 南朝宋·鮑照:“昧心附遠翰,炯言藏佩韋。”
【韋弦佩】 唐·杜牧:“還須整理韋弦佩,莫獨矜夸玳瑁簪。”明·瞿式耜:“燥濕音同律,韋弦佩欲全。”
【佩韋心】 北周 ·庾信:“恭聞正臣祀,良識佩韋心。”
上一篇:詩詞典故《任公釣東海》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傾城傾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