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輪扁斲輪
典源出處 《莊子·天道》:“桓公讀書于堂上。輪扁斲輪于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 (粕) 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 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于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之糟魄已夫!”
釋義用法 輪扁與齊桓公對話,從自己通過長期斲輪,才掌握斲輪的奧妙,而又不能口傳于人的體會中,認為古書中很多是古人的糟粕。后用此典表現人經驗豐富,技藝精湛絕妙; 也用以指這樣的人。
用典形式
【妙斲】 宋 ·蘇軾:“時來未可知,妙斲待輪扁。”
【輪扁】 宋·蘇轍:“輪扁不能令子巧,老聃雖智若為情。”清·顧炎武:“未敢聽輪扁,且讀堂上書。”
【車輪斲】 唐·杜甫:“車輪徒已斲,堂構惜仍虧。”
【老斲輪】 宋·黃庭堅:“詩書自可老斲輪,智略足以解連環。”金 ·元好問:“大方之家幾知津,郝君七十老斲輪。”
【輪扁秘】 清·黃遵憲:“聚族同謀輪扁秘,不過依樣畫葫蘆。”
【笑斲輪】 清·顧紹敏:“中郎應自憐焦尾,巧匠何堪笑斲輪。”
【慚輪扁】 宋·陸游:“讀書但覺慚輪扁,補吏非能去箭張。”
【愧斲輪】 宋·陸游:“我雖讀古書,妙處愧斲輪。”
【斲輪手】 宋·蘇軾:“妙哉斲輪手,堂下笑桓公。”
【斲輪妙】 宋·范成大:“人云太癡絕,我自斲輪妙。”
【斲輪扁】 宋·黃庭堅:“學似斲輪扁,詩如飯顆山。”
【輪扁斲輪】 宋·黃庭堅:“丹青妙處不可傳,輪扁斲輪如此用。”
上一篇:詩詞典故《路鬼揶揄》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遼東豕》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