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黃金鑄范蠡
典源出處 《國語·越語下》:“王命工以良金寫范蠡之狀而朝禮之,浹日而令大夫朝之。環會稽三百里者以為范蠡地,曰:‘后世子孫,有敢侵蠡之地者,使無終沒于越國。皇天后土、四鄉地主正之!’”
釋義用法 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打敗吳國后,變姓名為鴟夷子皮,乘小船泛五湖而去。勾踐用黃金鑄成范蠡像,令大夫朝拜,以示嘉獎。后以此典形容顯赫的功業與名聲。參見“范蠡扁舟”。
用典形式
【范金】 清·趙執信:“敝廬未解相料理,枉被名卿妒范金。”
【鑄像】 明·陳子龍:“浣沙石在無亡國,鑄像金多失霸才。”
【鴟夷像】 清·王士禛:“千金枉鑄鴟夷像,鳥自高飛避網羅。”
【范蠡金鑄】 唐·張祜:“范蠡嘗金鑄,吳王昔土崩。”
【鑄金范蠡】 唐·羅隱:“早得鑄金夸范蠡,旋聞垂釣哭平津。”
【鑄金越相】 宋·陸游:“鑄金越相遺祠古,執玉涂山王氣存。”
【蠡亡范金】 宋·陸游:“蠡亡范金陋勾踐,斯頌刻石憎贏秦。”
【金冶七尺身】 明·徐渭:“玉皇既受三皇謗,金冶難留七尺身。”
【黃金鑄范蠡】 清·王士禎:“王湖淼淼煙波闊,何處黃金鑄范蠡?”
上一篇:詩詞典故《黃金臺》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黃雀銜環》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