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用韻《語直而意不盡》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
語直而意不盡,本領自雅。(王夫之《唐詩評選》卷一)
【詩例】
短歌行
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里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于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解析】
古樂府《短歌行》屬于《相和歌·平調曲》,歷來多感嘆時光、歌詠人生之作。王建的這一首,在半是感傷半是諧謔的詠嘆中,表露出時不待人的愁思和及時行樂的意念。詩中描述譬喻的文字,通俗淺近,平易真切;感事抒情的語言,直爽坦率,曉暢不隔。其中蘊藉著詩人內心的感慨和隱憂,含意耐人尋味。王夫之評語稱此詩“語直而意不盡”,所言正是從語言和思想意蘊兩方面,對這首詩作出肯定的審美評價。
詩的開首兩句全用比喻:“人初生,日初出。”這一明喻新穎而別致。古詩習用 “朝露”、“秋霜” 比喻人生,充滿悲戚哀傷的意味。而這里用“日初出”光焰明麗的景象形容人生的開始,表現出作者對生命的熱望和樂生的激情。接下 “上山遲,下山疾”兩句是隱喻。從字面上看,“上山”、“下山”都是生活中的尋常事,“遲”與“疾”也是最易明白的事理。但是在這平易的比喻里,卻含有深刻的人生感受。上山下山之比,是暗示詩人于人世間的浮沉和遭際;遲疾之喻,寓托著詩人對世事凄然的體驗。同前兩句相比,這兩句與其構成意象上明麗與暗淡的巨大反差,驟然使全詩變為凄愴的情調。聯系下面的詩句不難得知,這一隱喻,集中道出了詩人對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其內含是詩人繼續唱出以下人生哀歌的動因。
“百年三萬六千朝”句,與李白詩句“百年三萬六千日”相同,都是對人壽的企盼和設想?!耙估锓謱姲肴铡本?,與古詩中“晝短苦夜長”之意相似,嘆息夜長、怨恨晝短,都是感慨人生的短暫和有限?!坝懈栌形桧氃鐬椤笔羌皶r行樂思想的宣泄,與古詩中“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同調;“昨日健于今日時”,是詩人憂傷流光逝水,唯恐衰老、行樂不及的心理的表現。接下所表述的便是詩人感傷的心緒,他用冷眼看待人間的“生男育女”。一般來說,兒女降生是人們生活里的喜慶事,可詩人卻一反常理,悲哀地指出新生“男女”是催人老邁的“冤家”。他在苦吟中加進了諧謔,將人生的 “喜慶”變為 “悲哀”來品味。結句 “短歌行,無樂聲”,更是坦率地道出,這是一首沒有歡樂的哀愁之歌。
詩“以意為主”,“意”既包含事物的真偽、善惡、美丑的區別,也包含著許多難以言狀的意味。評語認為王建的詩“語直而意不盡”,主要是指詩中隱喻的內容令人難以窮盡。作為封建士人的王建,置身官場,涉足仕途,經歷了進退、得失、沉浮、榮辱的變換和生活的磨難,他對人生有著不盡的感慨,其消極、悲觀的情調也是必然的。評者之所以稱道他“本領自雅”,更多的也正在人生思考方面與王建有同感。
上一篇:唐詩藝術技巧·修辭用韻《直敘問話,如環無端》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技巧·修辭用韻《放言無理》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