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魏王堤》
花寒懶發鳥慵啼,信馬閑行到日西。
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魏王堤。
【注釋】
(1)魏王堤: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舊城西南洛水岸,魏王池上,唐時為游覽勝地。
(2)慵:懶倦。
(3)信馬:騎在馬上,不加鞭策,任其自由行走。
【賞析心得】
這是詩人從蘇州刺史任上,因病免官回洛陽之后的作品。年歲當在五十六歲以上,所寫應是典型的夕陽詩。正值年暮之際,花畏寒冷不開放,鳥因懶惰不鳴叫,只覺萬物蕭條、凄涼寒冷。郁悶的詩人,騎馬信步,在魏王堤上游覽,處處暮氣沉沉,似乎毫無生機。走啊,走啊,一直走到夕陽西下,快要下山了,癡心的騎馬人一直執著地在尋覓:哪里有春天的信息呢?果然,詩人看見了。魏王堤上裊裊的弱柳、枯干蕭森,但顏色已經回青,盡管在歲末寒風中,看似無力地抖動,但它們曲而不折、柔而不枯,柳條縷縷,垂而不掉,在寒冬中,始終保持隱而不露的旺盛生命力,全身透露出不可阻擋的春意生機。它們仿佛在告訴人們,新年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了,春天就要來了。先輩詩人杜甫曾有“漏泄春光有柳條”之句,是說柳條吐芽,泄漏了春光到來的信息。白居易如今卻寫道“未春先有思”,思想境界,白詩更勝杜詩。年暮詩人在暮歲的凄寒中寫出這樣的詩篇,先知先覺,歡呼春天的到來,充分顯示了作者老而彌堅的頑強生命力和洞察入微的觀察力。
上一篇:雍陶《望月懷江上舊游》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高駢《聞河中王鐸加都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