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勤政樓西老柳》
半朽臨風樹,多情立馬人。
開元一枝柳,長慶二年春。
【注釋】
(1)勤政樓:全稱“勤政務本三樓”。在今陜西省西安市城東興慶公園。唐玄宗開元二年(714)九月,建于興慶宮南。
(2)立馬人:作者自指。此時詩人正好過知天命之年,屆五十歲。
(3)長慶二年:公元822年,為唐穆宗(李恒)年號。
【賞析心得】
興慶宮南,勤政樓西,有一株百年半朽老樹,臨風而立。樹前有一個多情的騎馬者,久久佇立,感慨良多。那就是已過半百、進入知天命之年的詩人。仿佛即將離別一位老朋友,詩人對之傾訴衷腸:君是開元年間栽種,已過百歲的一株柳,而我是長慶二年,已屆半百,剛從江州、忠州被貶回來的一個宦游人,雖然人柳不同,年歲差半,我倆卻有一個共同之處,都被別人認為年老無用,朽木不可雕也。你這么大年紀,還要在風中搖擺不定,而我在朝廷上,也要夾在“白云”和“紅塵”的“冷熱”之間才能“安置身”。我倆的處境何其相似!作者時任中書舍人,滿腔熱情,上書言事,屢不見用。而此時,摯友元稹任相僅數(shù)月,便被貶為同州刺史,詩友劉禹錫則還遠在長江邊上的虁州,沒有回來呢。所以,唯有對這位風中老柳告別。既然無力“兼濟天下”,那就只有“獨善其身”。他已下定決心,要求出京外放,脫離這是非之地了。
上一篇:范成大《清遠店》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林景熙《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閱之有感》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