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
【注釋】
(1)崖山:即崖州,今海南省瓊山縣東南。作者在宣宗大中二年(848)被貶為潮州司馬,不久再貶崖州司戶,此詩即在崖州城上懷念京城時所作。
(2)高樓:又作“江亭”,即北亭(又謂望闕亭)。作者在崖州時,常登城上高樓,“北睇悲咽”。
(3)“鳥飛”句:作者的想象和夸張,說從崖州到京城長安,鳥飛都要半年時候,極言路途之遠。
(4)百匝千遭:形容重山疊嶂,層層包圍著崖州城。
【賞析心得】
李德裕為宰相之后(其父為李吉甫,憲宗元和初為相),自己又兩度拜相,一生出將入相,為朝廷重臣,對內治理地方,興利除弊,抑制宦官,禁佛理財,平定藩亂,維護統一,整頓吏治。精兵簡政等方面,政績卓著;對外抵御外族侵犯,收復失地,保障邊境安全,各族人民安居樂業等方面,多有貢獻。但他為晚唐朋黨之爭的李黨之首,獨斷專行、排斥異己,與牛黨之首牛僧孺等相斗二十余年,兩敗俱傷,內耗極大。李德裕也在宣宗即位,牛黨重新得勢后,被貶再貶,最后被貶至崖州,不久即死于這天涯海角。這首詩即作于逝世前夕,流露了心中無限的傷感和酸楚。
“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詩中,作者憂國不憂鄉,他經常登上崖州城樓北亭(又稱“北闕亭”),“北睇悲咽”,眺望京城長安方向,流露的并非失意的憤懣、貶謫的哀愁,而是對國事深深的憂慮,顯示出政治家碩大的胸懷,表達了濃濃的君國依戀之情。詩人感嘆,崖州到京城,就是變成鳥兒飛去,都要半年才能到,國家若發生什么大事,我是鞭長莫及、愛莫能助啊!“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崖州山城,層層疊疊,青山多情,似乎欲將我留在這里,不讓回去。作為元老重臣,經驗豐富的政治家,他頭腦清醒,真正留住他的并非青山,而是他的朋黨政敵,將其一貶再貶,越貶越遠,并在他周圍設置了重重障礙,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他在想,自己已年過花甲,這輩子恐怕是難回京城了。想到這里,他的心情反而平靜下來了,故而從容地說“青山似欲留人住”,語氣舒緩、格外悲涼。果然,沒多久,他就病死在這天涯海角。一位有才華、有膽識、有作為的政治家,就這樣在歷史塵埃中消失了。朋黨之爭,對唐朝的內耗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上一篇:陸游《楚城》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羅隱《帝幸蜀》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