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1)西塞山:在湖北大治縣東九十里,黃石市下面長江邊。詳見劉禹錫詩注。這首詩當作于詩人赴任江州刺史途中,時約在德宗貞元元年(785)。
(2)“勢從——直入”兩句:西塞山像一匹駿馬,氣勢雄偉,千里馳騁,直奔長江,橫斷水中。
(3)嵐:山中霧氣。
(4)地束:形成地勢狹窄,江水急流而滿溢。
【賞析心得】
唐德宗貞元初(約785),韋應物任江州刺史,這首詩可能就是赴任途中或任中期間所寫。韋應物,寫詩多學陶淵明,詩風與王維的田園山水詩接近,恬淡閑雅,幽靜深長。這首詩卻風格迥異,氣勢豪放,可與《登鸛雀樓》爭雄媲美。
“勢從千里奔,直入江中斷。”黃石有一海觀山,若站在山巔向西南遙望,可以看到一座氣勢雄偉的山,像一匹駿馬馳騁而來,直奔東北方向的大江。它本想揚蹄跨江,不料河面太寬,昂首長嘶,戛然而止,但馬已失前蹄,跌落水中,從此成了天險西塞山。“嵐橫秋塞雄,地束驚流滿。”詩人是秋天來西塞山的,直面一看,果然氣勢磅礴,山頭突兀,霧氣蒙蒙,橫亙其上,更顯雄偉險要。由于山被水所斷,江面陡然狹窄,滔滔江水被阻,驚惶之中,奪路而奔,形成急流滿溢。山水相斗,相持千年,西塞山遂成兵家必爭要塞,在這里演繹了不知多少激烈戰事!
詩中一、二句,點用一個“奔”字對“入”“斷”兩個字,先把山寫活了,勢不可擋。接著把江寫活了,終于把烈馬制服,叫它千年停蹄,馬飲大江。最后,山河相持,“秋塞雄,驚流滿”形成千年要塞。高山洪流驚心動魄地相搏,韋應物僅用四句話就展現出來,真正體現了簡潔精練、形象秀朗的韋詩風格,怪不得宋代大詩人蘇東坡說:“樂天長短三千首,卻遜韋郎五字詩。”
上一篇:顧況《過山農家》描繪山村農家風景農忙景象唐詩
下一篇:杜甫《夔州歌·中巴之東巴東山》抒情寫景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