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寫孩兒對父母的懷念,思念父母對自己撫育的辛勤,但不得終養,痛何如之。
蓼蓼者莪,(一)長又大呀抱娘蒿,
匪莪伊蒿。不是抱娘蒿,是老蒿。
哀哀父母,(二)可悲呀父母,
生我劬勞。生我多苦勞。
蓼蓼者莪,長又大呀抱娘蒿,
匪莪伊蔚。(三)不是抱娘蒿,是牡蒿。
哀哀父母,可悲呀父母,
生我勞瘁。生我多辛勞。
瓶之罄矣!(四)小瓶子里空空呀!
維罍之恥。大壇子也不光榮。
鮮民之生,(五)我這孤兒活在世上,
不如死之久矣!不如老早死了拉倒啦!
無父何怙?(六)沒爹呀,哪依靠?
無母何恃?沒娘呀,哪依傍?
出則銜恤,(七)走出門來含悲傷,
入則靡至。走進門來何所往。
父兮生我,爹呀,生養我,
母兮鞠我。(八)娘呀,抱著我。
拊我畜我,(九)撫摩我,保養我,
長我育我,長養我,教養我,
顧我復我,(十)來回看顧我,反復照顧我,
出入腹我。(十一)出出進進心里惦記我。
欲報之德,(十二)我想報答這恩情,
昊天罔極。(十三)老天呀,你為何這樣昧了心。
南山烈烈,(十四)南山高高大大,
飄風發發。(十五)暴風呼呼啦啦。
民莫不榖,(十六)人們都能養爹娘,
我獨何害?我為何獨獨遭災殃?
南山律律,(十七)南山巍巍峨峨,
飄風弗弗。暴風呼呼嗚嗚。
民莫不榖,人們都能養爹娘,
我獨不卒。(十八)我獨獨做不到呀真心傷。
注釋
(一)毛亨:“蓼蓼,長大貌。”
陳奐:“此詩首章,莪、蒿本一物,而以時之先后異其名。下章莪、蔚本同類,而以子之有無異其名。……言莪長大蓼蓼,然以喻子得長大者,皆父母生我之德也。匪莪伊蒿,于匪莪作一轉語,言非莪乃是蒿。蒿不可食,以喻子不得終養父母也。”
惠周惕《詩說》:“初以蓼蓼者莪矣,而不知實蒿也。哀痛之至,莪、蒿有時眩也。”
戴震:“按莪,俗呼抱娘蒿,可知詩之取義矣。”
(二)鄭玄:“哀哀者,恨不得終養父母,報其生長己之苦。”
(三)陳奐:“《說文》:‘蔚,牡蒿也。’”
胡承珙:“莪為有子,蔚為無子。草水自以有子者為材。匪莪伊蔚,正與上句一例。”
(四)毛亨:“缾小而罍大,罄,盡也。”
嚴粲:“缾以汲水,罍以盛水。瓶小喻子,罍大喻父母。瓶汲水以注于罍,猶子之養父母。缾罄竭,則罍無所資,為罍之恥。猶子窮困,則貽親之羞也。”
(五)戴震:“《春秋》傳:葬鮮者,謂不得以壽終為鮮。鮮似有少福之意。故無怙恃者曰鮮民。”
胡承珙:“鮮民猶言孤子,即下無父無母之謂。”
陳奐:“不如死久句,乃孝子自嘆其孤寡難堪也。”
(六)陳喬樅:“《韓詩》曰:無父何怙,怙,賴也。無母何恃,恃,負也。”
(七)鄭玄:“恤,憂。靡,無也。”
朱熹:“蓋無父則無所怙,無母則無所恃。是以出則中心銜恤,入則如無所歸也。”
(八)何楷:“鞠,通作匊。《說文》云:‘在手曰匊。’子幼,而母時常置手中以玩弄之,所謂愛惜如掌上之珠也。”
(九)何楷:“拊,《說文》云:‘揗也。’《史記》淮南拊揗其民。謂撫摩身體,察其肥瘠,憂其疥癬也。畜兼止與養二義,既乳哺之,又謹其出入,察其起居,藏之堂奧之中,惟恐其有疾病,所以善其養也。長者,謝云:如南方之長養萬物,調和其身體,滋養其血氣,日夜望其長大也。育,《說文》云:‘養子使從善也。’……涵養其德性,發抒其志氣,開導其聰明,日夜望其成人也。”
(十)鄭玄:“顧,旋視也。復,反復也。”
何楷:“丁寧反復,諄諄然命之也。”
(十一)何楷:“腹,鄭云:‘懷抱也。’自少至長,惓惓置之于懷,出入以之,不暫釋也。掬、拊、畜三事,次于生之后,皆以養言。育、顧、復三事,次于長之后,皆以教言。出入腹我,則總括教養而言。”
(十二)鄭玄:“之,猶是也。”
(十三)王引之:“今案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言我方欲報是德,而昊天罔極,降此鞠兇,使我不得終養也。不言父母既沒不得終養者,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已見于上文也。昊天罔極,猶言昊天不慵、昊天不惠,朱子所謂無所歸咎,而歸之天也。”
(十四)朱熹:“烈烈,高大貌。”
(十五)陳奐:“飄風為疾,則發發為疾貌。”
(十六)鄭玄:“榖,養也。言民皆得養其父母,我獨何故睹此寒苦之害。”
(十七)朱熹:“律律,猶烈烈也。弗弗,猶發發也。”
(十八)鄭玄:“卒,終也。我獨不得終養父母,重自哀傷也。”
注音
蓼lu陸莪e俄劬qu渠蔚wei衛缾ping平罄qing慶罍lei雷拊fu府
上一篇:《葛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蜉蝣》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