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蔽芾甘棠,(韓芾作茀。)
勿翦勿伐,(韓翦作剗。)
召伯所茇。(魯召作邵,齊茇作廢。)
(伐、茇,祭部。)
蔽芾甘棠,
勿翦勿敗,
召伯所憩。
(敗、憩,祭部。)
蔽芾甘棠,
勿翦勿拜,(魯韓拜作扒。)
召伯所說。
(拜、說,祭部。)
〔譯文〕
繁茂的棠梨樹,不要剪它不要砍它,這里曾是召伯居住的地方。
繁茂的棠梨樹,不要剪它不要折它,這里曾是召伯休息的地方。
繁茂的棠梨樹,不要剪它不要彎它,這里曾是召伯停留的地方。
〔評介〕
《甘棠》三章,章三句。嚴粲《詩輯》云:“武王分周召為二伯,詩稱召伯,是作于武王之時也。”這是古人懷念召伯的一首詩。清方玉潤《詩經原始》詩題序曰:“思召伯也。”據傳說召伯曾在社前聽訟斷獄,公正無私。社,是古代聽訟斷獄的場所。甘棠樹,因其枝葉高大,古人常植于社前。詩以“甘棠”以喻召伯的恩澤。關于召伯傳說很多。《史記·燕召公世家》記載:“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歌)詠之,作《甘棠》之詩。”宋朱熹《詩集傳》又云:“召伯循行南國,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愛其樹而不忍傷也。”今人陳子展《詩經直解》引清光緒朝所編《湖南通志·記聞》載:“甘棠渡在邵陽縣東南,相傳為召伯聽政之地,萬歷間,楊給事廷蘭謂:‘棠樹之株,明初猶存,下可坐數十人。’”
全詩三章,每章三句。每章的大意是說不要傷害棠梨樹,為什么珍惜它呢?因為曾是“召伯所茇(居住)”、“召伯所憩(休息)”、“召伯所說(停留)”的地方。詩中在描寫不要傷害棠梨樹的程度上分別運用“伐”(砍伐)、“敗”(折枝)、“拜”(屈枝),這三個動詞,都指傷害樹木,但程度不同。一章用“伐”,重;二章用“敗”,輕;三章用“拜”,尤輕。就這樣反復詠唱,強化珍惜棠梨樹的感情。開始說砍伐它不行,次說折枝也不行,最后說就是彎曲一下它的枝也不行,傷害棠梨樹的程度一層輕一層,而感情卻一層重一層,清方玉潤《詩經原始》眉評曰:“他詩煉字一層深一層,此詩一層輕一層,然以輕而越見其珍重耳。”
上一篇:《瓠葉》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禮魂》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