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扶蘇,山上有那扶蘇樹,
隰有荷華①。水洼有那鮮荷花。
不見子都,不見子都美男子,
乃見狂且②。碰上拙笨大傻瓜。
山有橋松,山頂松樹高又大,
隰有游龍。水洼地里葒草花。
不見子充,不見子充美男子,
乃見狡童。碰上狡猾小冤家
[注釋]①隰(xi):低洼的濕地。②狂且(ju):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且,當(dāng)為‘伹’字之省借”,“狂且,謂狂行拙鈍之人。”且,一作虛詞,聞一多注為“者”。
[賞析]《山有扶蘇》這首詩,《詩序》謂“刺忽也,所美非美然”今人有謂:是寫一位女子找不到如意對(duì)象而發(fā)牢騷的詩。也有說:一個(gè)勞動(dòng)人家的姑娘,本想去會(huì)見她的愛人。但是她卻碰上了惡棍流氓,她便咒罵那壞蛋。其實(shí),朱熹在《詩序辨說》中即已指出:此詩為“男女戲謔之詞”,因?yàn)椤靶蛑卟坏闷湔f,而例以為刺忽,殊無情理”。余冠英也說:“這詩寫一個(gè)女子對(duì)愛人的俏罵。”(《詩經(jīng)選》)如此解題是比較符合詩意的。
全詩共二章。均借草木以起興。“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山有橋松,隰有游龍。”扶蘇,即枎木,枝葉扶蘇,柯杈四布。橋,同“喬”,高也,上聳無枝。龍,一作“蘢”,即水葒,有根如龍。高高的山崗,固然有挺拔的扶蘇和高大的喬松,低隰的水洼亦有鮮艷的荷花和紛披的游龍。山之有木,隰之有草,敷華斂實(shí),各成其美。緊接著引起所詠之事:這位女主人公對(duì)她所愛的男子盡情地戲謔一番:“不見子都,乃見狂且。”“不見子充,乃見狡童。”未見到子都這位美男子,倒碰上一個(gè)拙笨的大傻瓜。未見著子充美男子,倒碰上一個(gè)狡猾的小冤家。子都,《毛傳》:“世之美好者也。”這里主要指容貌之美,與“狂且”相對(duì)。狂且有輕狂和拙鈍之意。子充,亦男子之美稱。《孔疏》:“充,實(shí)也,言其性行充實(shí)。”這里著重指品格之美,與“狡童”相對(duì)。狡童,《鄭箋》:“狡童有貌而無實(shí)。”這位女子盡情地俏罵,點(diǎn)著她所愛的鼻子,說他輕狂;指著她所愛的背脊,說他浮躁。打是疼,罵是愛。猶如今天的青年女子捶著她的愛人胸脯或肩膀說:“你真壞!你真壞!”熾烈的愛就蘊(yùn)含在這戲謔笑罵之中。民間的樸實(shí)之情,熱烈之愛,都體現(xiàn)在這特別的情調(diào)之中,因而這表現(xiàn)在心靈深處的愛,就顯得更熱情奔放,深沉美麗。
上一篇:《小雅》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庭燎》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