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齊中大夫病齲齒[1],臣意灸其左大陽明脈[2],即為苦參湯[3],日嗽三升[4],出入五六日,病已?!疯b賞
得之風,及臥開口,食而不嗽。
【段意】 記病案之十三:齊國中大夫患齲齒病,倉公針灸穴位,給藥含漱,五六日病愈。病因是感受風邪、張口睡覺及吃食物后不漱口。
注釋
[1]中大夫:官名,光祿勛的屬官,掌議論。齲(qu)齒:病名,牙齒釉質(zhì)被破壞,形成空洞,牙疼,齒齦腫脹。[2]左大陽明脈:經(jīng)脈名稱之一。手陽明脈循行路線經(jīng)過齒中。[3]苦參湯:藥名。[4]嗽:通“漱”,漱口。
上一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濟北王召臣意診脈諸女子侍者[1],至女子豎,豎無病[2].》鑒賞
下一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齊丞相舍人奴從朝入宮[1],臣意見之食閨門外[2],望其色有病氣.》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