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建陵侯衛綰者[1],代大陵人也[2]。》鑒賞
綰以戲車為郎[3],事文帝,功次遷為中郎將[4],醇謹無他。孝景為太子時,召上左右飲,而綰稱病不行。文帝且崩時[5],屬孝景曰:“綰長者,善遇之。”及文帝崩,景帝立,歲馀不誚呵綰,綰日以謹力。
景帝幸上林[6],詔中郎將參乘[7],還而問曰[8]:“君知所以得參乘乎?”綰曰:“臣從車士幸得以功次遷為中郎將,不自知也。”上問曰:“吾為太子時召君,君不肯來,何也?”對曰:“死罪,實病。”上賜之劍。綰曰:“先帝賜臣劍凡六,劍,不敢奉詔。”上曰:“劍,人之所施易,獨至今乎[9]?”綰曰:“具在。”上使取六劍,劍尚盛[10],未嘗服也[11]。郎官有譴[12],常蒙其罪,不與他將爭;有功,常讓他將。上以為廉,忠實無他腸[13],乃拜綰為河間王太傅[14]。吳楚反,詔綰為將,將河間兵擊吳楚,有功,拜為中尉[15]。三歲,以軍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綰為建陵侯[16]。
其明年,上廢太子[17],誅栗卿之屬[18]。上以為綰長者,不忍,乃賜綰告歸,而使郅都治捕栗氏[19]。既已,上立膠東王為太子[20],召綰,拜為太子太傅。久之,遷為御史大夫。五歲,代桃侯舍為丞相[21],朝奏事如職所奏[22]。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終無可言。天子以為敦厚,可相少主[23],尊寵之,賞賜甚多。
為丞相三歲,景帝崩,武帝立。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時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職,免之[24]。其后綰卒,子信代,坐酎金失侯[25]。
【段意】 本段主要寫衛綰品性方正、誠樸寬厚。主要以他與皇帝之間的往來來表現的:有文帝遺命的贊辭,景帝的歲余不斥,有對景帝問他何以得參乘的真誠答白,對先帝賜劍的珍愛,有代人受過、不居功的善舉,以及兩任太子太傅之事等等。
注釋
[1]建陵:縣名。在今江蘇新沂南。[2]代:郡名。在今山西東北部、河北西北部。大陵:縣名。在今山西文水東北。[3]戲車:指車技。[4]中郎將:官名。皇帝侍衛人員的指揮官。[5]且:將要。崩:帝王死叫崩。[6]幸:皇帝駕臨叫幸。上林:苑名。內有禽獸,是帝王射獵游樂的場所。在今陜西周至。[7]參乘:陪乘。[8]還:歸來。[9]施(yi)易:交換。全句說,劍是人們可以用來進行交易的東西,難道還留到現在嗎? [10]盛(cheng):原指把東西放入器物中。這里指劍還在套中,未曾用過。[11]服:指佩用。[12]譴:責備。有譴,意即有過失。[13]無他腸:沒有其他心意。[14]河間:國名。轄地今河北中南部。[15]中尉:官名。執掌京都的治安及其京城衛戍部隊。[16]前六年:即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前元,景帝年號,簡稱“前”。[17]太子:即劉榮。景帝長子,栗姬所生。[18]栗卿:太子的舅舅。[19]郅都:景帝時直臣,不畏權暴,執法如山。曾任中郎將、郡太守、中尉等職。[20]膠東王:即劉徹,后來的武帝。景帝中子。[21]舍:即劉舍。[22]如職所奏:意即例行公事。[23]相:輔佐。[24]疾:生病。坐:因為,由于。全句說,丞相因為景帝生病時各官署的囚犯多有無辜受累的,因而被認為不稱職,免去官職。[25]坐:因……犯罪。酎(zhou)金:漢制,皇帝祭祀宗廟時諸侯必須助祭獻金,這就是所謂的“酎金”。全句說,因為犯有助祭獻金不合規格的罪而失去侯爵。
上一篇:《史記·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萬石君少子慶為太仆,御出,上問車中幾馬,慶以策數馬畢[1],舉手》鑒賞
下一篇:《史記·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塞侯直不疑者[1],南陽人也.》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