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齊侯太公和立二年,和卒,子桓公午立。》鑒賞
桓公午五年,秦、魏攻韓,韓求救于齊。齊桓公召大臣而謀曰:“早救之孰與晚救之?”騶忌曰[1]:“不若勿救。”段干朋曰[2]:“不救,則韓且折而入于魏,不若救之。”田臣思曰[3]:“過矣君之謀也!秦、魏攻韓,楚、趙必救之,是天以燕予齊也。”桓公曰:“善。”乃陰告韓使者而遣之[4]。韓自以為得齊之救,因與秦、魏戰。楚、趙聞之,果起兵而救之。齊因起兵襲燕國,取桑丘[5]。
六年,救衛。桓公卒,子威王因齊立。是歲,故齊康公卒,絕無后,奉邑皆入田氏[6]。
【段意】 略寫太公和卒,桓公午立。又桓公午卒而威王因齊立,同年,姜齊康公卒,從此姜氏絕后。
注釋
[1]騶忌:一作鄒忌,齊威王時相。[2]段干朋:姓段干名朋,《戰國策》作“段干綸”。[3]田臣思:即田忌。《戰國策》作“田期思”。[4]陰:暗地里。[5]桑丘:戰國燕南邊境地,在今河北徐水西南。案:本段記載太史公有誤。第一,桓公五年之“秦魏攻韓”于別的史籍均無所見,實將宣王二年事誤載于此;第二,騶忌始為齊相在齊威王二十二年,不可能于桓公五年出現;第三,“齊因起兵襲燕國,取桑丘”當為齊宣王時事。說詳《戰國策·齊策》“邯鄲之難”、“南梁之難”。[6]奉:“俸”的古字。
上一篇:《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田襄子既相齊宣公,三晉殺知伯[1],分其地.》鑒賞
下一篇:《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齊威王元年,三晉因齊喪來伐我靈丘[1].》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