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前179—前117)字長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漢著名文學家。少好讀書,學擊劍,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后游梁,與鄒陽、枚乘、莊忌等同為梁孝王門客。著《子虛賦》。漢武帝劉徹即位,讀《子虛賦》,深為贊賞,因得召見,復作《上林賦》,武帝大喜,拜為郎。后又拜中郎將,奉命出使西南,并寫有《喻巴蜀檄》、《難蜀父老》等文,對溝通西南各民族關系起了積極作用。后為孝文園令。晚年郁郁不得志,稱病閑居,元狩五年病逝。
司馬相如以辭賦名世。《漢書·藝文志》錄其賦29篇,今存《子虛》、《上林》、《大人》、《長門》,《美人》、《哀二世》6篇?!蹲犹摗?、《上林》為其代表作。
其賦大都描寫帝王苑囿之盛,田獵之樂;結構宏大,文辭富麗,極盡鋪張揚厲之能事,篇末寄寓諷諫之意。此外,政論雜文《喻巴蜀檄》、《諫獵書》等也是歷代傳誦的作品。
南朝陳徐陵編輯的《玉臺新詠》載其《琴歌》二首,詩前有徐陵作的小序,云:“司馬相如游臨邛,富人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竊于壁間窺之,相如鼓琴歌挑之?!辈贿^,也有人疑為西漢琴工偽托。
上一篇:淮南小山的文學成就資料簡介
下一篇:東方朔的文學成就資料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