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類·不相關而挽入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政和間,置大晟樂府,建立長屬。時晁沖之叔用作梅詞以見蔡攸,攸持以白其父曰:“今日于樂府中得一人。”元長(按: 蔡京) 覽之,即除大晟丞。詞中云:“無情燕子,怕春寒,常失佳期。惟有南來塞雁,年年長占開時。”以為“燕”、“雁”與“梅”不相關而挽入,故見筆力。(曾敏行《獨醒雜志》卷四)
【詞例】
漢 宮 春
梅
晁沖之
瀟灑江梅,向竹梢稀處,橫兩三枝。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風欺。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佳期。惟是有、南來歸雁,年年長見開時。清淺小溪如練,問玉堂何似,茅舍疏籬?傷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詩。微云淡月,對孤芳、分付他誰? 空自倚,清香未減,風流不在人知。
【解析】關于本篇的題意及作年,自宋人時就說法不一。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持曾敏行《獨醒雜志》 之說,而陳鵠 《耆舊續聞》 卷九引陸游語,認為此詞是晁沖之送別王仲甫之作。當時王仲甫為翰林,權直內宿,一日有宮娥新得幸,王仲甫應制賦詞,宣仁太后聞知,以為語涉狎媟,因而被貶,館中同僚相約送別,屆時除晁沖之外,無一人來,晁沖之作梅詞贈別,借詠梅托意,故有“無情燕子”之句。但二者均無確鑿史料,俱無法驗證。不論此詞的題意如何,其精巧的構思布局以及對語言的熟煉駕馭,為后世詞評家所擊節贊嘆。
張炎曾說:“詩難于詠物,詞為尤難。”(《詞源》)詞中詠梅之作甚多,而這首詞的切入角度和藝術手法是別具一格的。江梅,據范成大 《梅譜》 記載:“江梅,遺核野生不經栽接者,又名直腳梅。凡山間水濱、荒寒迥絕之處,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疏瘦有韻,香最清,實小而硬。”它就是這樣一種梅,不依附于人的呵護,更沒有刀剪之下的病態美,天然風韻,遺世獨立。作者緊緊抓住了江梅孤傲高潔的品性,層層渲染。
起句令人耳目一新。以 “瀟灑”二字直指江梅,總括其品格。旋以有勁節的竹襯之,化用蘇軾 《和秦太虛梅花詩》“江頭千樹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好,”以從竹林稀處伸出的兩三枝梅花,顯示了江梅的疏淡和傲世之氣。竹梅相依,使人頓生雅意。下面的六句不提梅字,而是挽入燕、雁,以無情燕子和南來歸雁對江梅截然不同的態度,從正反兩面烘云托月般顯出江梅的獨特個性。東君這位百花之神,并不憐香惜玉,雪壓風欺,但江梅以瘦弱之軀頑強地抗御著嚴酷現實的摧殘,向寒怒放,冷香幽幽。仲春社日方才歸來的燕子自然無法看到,惟有不畏風寒的南來歸雁能夠觀賞到江梅的風采。作者以不相關之燕、雁,進行比類,形象而傳神,巧妙地避開了刻意描寫而易流于 “意深則詞躓”的弊病。丹納在 《藝術哲學》 中說過:“藝術的本質在于把一個對象的基本特征,至少是重要的特征,表現得越占主導地位越好,越顯明越好。”這首詠梅詞沒有直接去描寫,而是從燕、雁的角度,另辟蹊徑,以比興之法,精當比襯,曲筆摹寫,造成頓挫,曲折生姿,達到了 “其詞溫而雅,其義皎而朗”的境界。
下片轉入對江梅生存環境的具體描寫。借用林逋詠梅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山園小梅》),輕輕幻出江梅的孤獨冷落。自從 “梅妻鶴子”的林逋去后,梅失知音,“微云淡月,對孤芳,分付他誰?”作為一種美而被人遺忘,令人扼腕。但江梅依舊 “清香未減,風流不在人知,”結句再寫江梅雖遭冷落而風流倜儻、瀟灑動人,和首句遙相呼應,渾然天成。清許昂霄 《詞綜偶評》 在談及此詞時贊嘆道:“圓美流轉,何減美成。”并特別指出:“東君也不愛惜”六句,“三層俱用旁寫。”
“體物為妙,功在密附。”“附”的方式多種多樣,可正、可反、可側、可曲,象這首詞出奇制勝的手法,在詞中時有所見。如謝克家 《憶君王》 詞,“燕子歸來依舊忙”之句,以燕子之無情、無知,襯出人的有情、深情和靖康之變的亡國之恨; 史達祖的詠物名作 《綺春香·詠春雨》,以蝶 “驚粉重”、燕 “喜泥潤”,寫物襯人,表露了對冥迷春雨的復雜感受。不相關而挽入,就是化實為虛、移情它向,形成更為深層的意蘊,其藝術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一個作者只要將一個美的事物所引起的歡欣、喜愛、迷戀等復雜情感描繪出來,就已經把美的本身描繪出來了,古今中外文學作品莫不如此。
上一篇:抒情類·感慨忠憤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詠物類·用意之妙,使人不覺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