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仄席
【出典】 《后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建初五年:“夏五月辛亥,詔曰:‘朕思遲直士,側席異聞。’”唐·李賢注:“遲猶希望也,音持二反。側席謂不正坐,所以待賢良也。”唐·崔涂《己亥歲感事》詩:“見說圣君能仄席,不知誰是請長纓。”(見《全唐詩》卷六七九)
【釋義】 仄席猶側席,即不正坐,古代帝王用以表示期待賢德的人才。詩詞中常用作表示君主禮賢下士的用語。
【例句】 ①常年玉座記憶,仄席問平安。(劉克莊《水調歌頭·游蒲澗追和崔菊坡韻》2591)這里說崔與之(菊坡)曾受到宋理宗的顧念。②見說吾皇仄席,恐非晚、歸朝宣直。(無名氏《萬年歡·壽太守》3752)這里說,由于當朝君主渴求賢才,預期壽主將很快升遷晉京。
上一篇:宋詞典故《云龍風虎》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允文事業》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