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燈·盛希僑》解說與賞析
盛希僑是個(gè)世家鄉(xiāng)宦的公子。祖父做過云南布政使,父親做過廣西向武州州判。到了盛希僑及其弟希瑗這一代,顯然是后繼無人。父祖去世之后,年輕的盛希僑無人管教,“守著四五十萬家私,隨意浪過”。封建正派人物程蒿淑有這樣的評論:“我看這盛公子是一把天火,自家要燒個(gè)罄盡,近他的也要燒個(gè)少皮沒毛。”盛希僑自然與一般浮華紈袴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他自己獨(dú)特的地方:他不喜歡讀書,不求功名,也不結(jié)交官府。他曾勸阻譚紹聞去荊州打抽豐:“不必上人家衙門嘴唇下求憨水。”他對弟弟希瑗說:“咱不是張家沒星秤,鉆頭覓縫,好相與官府。”這樣的品行不能簡單地看做是貴公子傲慢的表現(xiàn),因?yàn)樗麑俑呢澪凼苜V有較為深刻的認(rèn)識:“上臺要下僚的錢,或硬碰,或軟捏,總是一個(gè)要。”
其次是他率性而行,不拘小節(jié)。譚紹聞辦理安葬父親的事,盛希僑要送戲來唱。譚說:“戲怕難唱。有幾位迂執(zhí)老先生,怕他們說長道短的。”盛說:“胡謅的話! 你家埋人,也不是他家埋人;我來送戲,也不是送與他家唱。那年在你這書房里,撞著一起古董老頭子,咬文嚼字的厭人,我后悔沒有頂觸他。這一遭若再胡談駁人,我就萬萬不依他。”這段對話表現(xiàn)出盛希僑不同于譚紹聞的性格。
第三是他的豪爽亢直,任俠仗義。譚紹聞被誘騙輸給張繩祖一百四十串錢,心里煩惱。盛希僑知道后笑道:“菜籽大事兒,也要放在心上。像我們這樣主戶,休說一百四十串,就是一千四百串也是松事。”第二天他派一場子賭,使張繩祖輸?shù)貌桓以儋€,替譚紹聞抵消了賭賬。譚紹聞欠虎鎮(zhèn)邦賭賬八百兩銀子,被逼得上吊尋死,又被要挾開賭場,虎鎮(zhèn)邦后來還是常索討,譚紹聞怕他逞兇。盛希僑知道了,把虎鎮(zhèn)邦叫到盛宅,通過軟硬兼施的手段,給他二十兩銀子了結(jié)了八百兩銀子的賭賬。“碧草軒公子解紛”是另一種任俠仗義的事:夏逢若為圖謀譚紹聞的錢財(cái),要把他的干妹姜氏嫁給紹聞。紹聞雖也對姜氏有好感,但母親已為他定了巫氏。于是夏便向紹聞糾纏,并威脅他如果不娶姜氏“明日要逼死孀婦哩”!這時(shí)盛希僑來到,他對夏逢若說:“這全是譚賢弟心上沒竅,恰又遇了你。你當(dāng)我看不出形狀么?”接著他分析了事理,揭穿了陰謀,罵他“甘心學(xué)那些下流行徑,一味逞刁賣俏,不做一點(diǎn)有骨力體面的事”。還警告他:“倘是你借端再訛詐幾兩,你便真沒一點(diǎn)人氣哩!”最后又安撫這個(gè)無賴:“像你這材料,只中跟我去,替我招架戲,我一月送你八兩銀,夠你哩身分了。咱三個(gè)同上車走吧!”這一場話說得有情有理,使夏逢若無言可對。因?yàn)槭⑾S“性情亢爽,心無私曲”所以才能任俠仗義。
上一篇:《聊齋志異·白秋練》解說與賞析
下一篇:《虞初新志·看花述異記》解說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