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偶見傳
清代白話長篇世情小說。六十四回。題“嶺南韜晦子少植編輯,醉紅客硯農訂訛”。少植、硯農似皆系廣東順德人,生平不詳。成書于清光緒二十年(1894)。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荔堤園藏板本,藏華南師范大學圖書館。
明代初期,陜西河州衛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名叫謝學海,一個名叫黃德宏。兩人都英俊多才,且系中表昆弟。黃德宏的父親孝直,是謝有朋的女婿,而謝學海則是謝友朋的孫子。鄰里有汪月華、汪秋華,系叔伯姐妹,都美麗聰慧。德宏的母親早已亡故,繼母張氏不賢,所以與姐姐慧娥一起依附外祖父家。秋華也是父母都已病故,靠叔叔筠庵護持。為了替兩姐妹選擇一個好女婿,汪翁以秋華閨中所作的白桃詩索和,謝學海、黃德宏同和之,皆稱翁、女之意。于是月華嫁給了謝學海,秋華嫁給了黃德宏。
科考之時,學海、德宏一同赴試,然學海科試連捷,以進士除授丹陽縣令,而德宏卻科場潦倒,名落孫山。
學海赴丹陽任所,德宏受學海之托,為他送家眷去丹陽。恰好碰上燕王作亂,學海奉命移駐德州,德宏送其家眷來到丹陽,未能相遇,行李又為惡仆趁亂劫去。謝有朋氣病交加,死在旅舍之中。德宏無法,將月華婆媳略作安頓,便只身前往德州尋找學海。不料,在長江之上遇到強盜,不但僅有的一點盤纏被搶去,且險些喪了性命。為了去德州找學海,德宏沿途乞討,來到淮陰。此時,天已很冷,德宏在一座破廟中藏身,幫人寫榜文奏疏度日,欲積攢些錢財,繼續前行。
汪月華婆媳在丹陽等候,因為床頭金盡,不能再在旅舍中存身,只得遷居在一所破廟之中,靠乞討度日。這時燕兵已經攻下南京,又打到了丹陽城,月華被燕兵所擄,月華的婆婆被燕兵所殺。燕將要奸污月華,月華假意應允,趁機將燕將殺死,自己也自刎身亡。德宏聽說南京已被燕兵攻破,急忙返回丹陽,訪知月華婆媳遭害的確信,又趕緊北上,來到德州,而學海已于德州城破之時殉國了。德宏找著了學海的骨殖,復急忙南歸丹陽。來到丹陽,將月華及其公婆的骨殖起出,回到陜西。
德宏外出,秋華于家中經常遭到婆母張氏的虐待,但秋華卻總是盡孝隱忍。后來張氏與人通奸,乘丈夫孝直有病,暗中調換藥方,將孝直害死,怕秋華發覺訴說,于是惡人先告狀,至縣衙告秋華害死公公。幸虧縣宰明廉,方才得免。縣宰要治張氏誣告之罪,秋華反替張氏求情。張氏得歸,而舊性不改,秋華憂傷過度,終于死去。不久,張氏與奸夫私奔,為官府抓獲,奸情終于敗露。
德宏帶著月華及其丈夫公婆的骨殖回到家中,見已是家破人亡,悲痛萬分,不久也就死去。
上一篇:《效顰集》介紹|賞析
下一篇:《春情野史》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