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府世代忠勇演義志傳
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臥松閣刊本《楊家府世代忠勇演義志傳》正文書影
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臥松閣刊本《楊家府世代忠勇演義志傳》正文書影
明代白話長篇英雄傳奇小說。一名《楊家將演義》、《楊家通俗演義》、《楊家府演義》,又名《楊家將》。八卷五十八回。題“秦淮墨客校閱,煙波釣叟參訂”。秦淮墨客即紀振倫,字春華,江寧(今江蘇南京)人。成書于明萬歷年間。
現存主要版本有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臥松閣刊本,藏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寶興堂刊本,藏國家圖書館;清嘉慶十四年(1809)書業堂刊本,藏首都圖書館。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古典小說研究資料叢書”排印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臥松閣刊本,1992年北京出版社排印臥松閣刊本,1995年巴蜀書社“明代小說輯刊”排印臥松閣刊本。
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北漢聯合遼國犯邊。太祖御駕親征。太原交鋒,北漢名將令公繼業及其七子二女大敗宋兵。乾德七年,宋朝復興兵征討北漢,又大敗。
開寶九年,太祖有疾,臨終囑咐晉王:“他日汝破太原,獲其人(楊令公)當以兵權授之。”太祖崩,晉王繼位,是為太宗。太宗伐北漢。繼業患病,不能出征。漢兵大敗,遼國二十萬救兵也全軍覆沒。漢主進退失據,幸得繼業妻佘氏令婆救駕,殺入太原。交戰中,佘氏一箭射傷潘仁美左股。宋兵圍定太原,攻打嚴急,漢主糧絕而降。宋太宗勸繼業歸宋,繼業奏請三事:只居于漢主部下而不受大宋之職,只聽宋君調遣而不聽宣召,所屬斬殺不行請旨。宋太宗均皆允之,繼業乃降。宋太宗得良將,大喜,賜姓楊。
宋太宗往五臺山寺院降香還愿,聽說昊天寺比五臺山寺院更加壯美,便起駕前往游玩。昊天寺位于幽州,近遼國邊境,蕭太后得到消息,急會同五國番王,發兵將宋朝君臣將士包圍起來。楊繼業令大郎護扮作宋王的四郎出北門詐降,其余父子六人保駕出南門,來到高州城,并殺退追兵。但宋兵損失慘重,繼業父子兄弟失散。大郎淵平與三百敢死隊全部遇害,二郎延廣被射落下馬遭踐踏而死,三郎延慶被亂劍砍死,四郎延朗被遼兵活捉而去;五郎延德下落不明。宋太祖歸朝,封賞楊門父子,在天波門外敕建無佞府。又將柴郡主金花賜配六郎。遼占幽州,定為都城。
遼欲乘勝攻打汴京,派右相蕭撻率兵南下。宋太宗命潘仁美為統帥。潘仁美為報一箭之仇,奏請楊繼業與六郎、七郎父子為先鋒。在陳家谷,潘仁美用心險惡,撤掉大軍,致使楊家父子孤軍奮戰,被遼兵重重圍困。七郎延嗣突圍至鴉嶺大寨求救,被潘仁美用酒灌醉,亂箭射死。楊繼業等不到救兵,怒撞李陵碑而死。楊六郎延昭幸得楊五郎相救。原來五郎已于五臺山削發為僧,聽得陳家谷交兵,特地下山,不想救了兄弟。六郎逃回汴京,得知潘仁美反誣楊家父子叛國投遼,楊府滿門囚于天牢。六郎不敢回天波府,只得流落酒館。
遼邦遣奸細賀驢兒化名王欽入宋,遇六郎,代為書寫奏疏伸冤。疏上,寇準奉旨審案。寇準假稱與潘仁美同心,賺他說出計陷楊家父子實情,且令人寫下口供,又得七郎尸首為證。太宗恨潘仁美陷害忠良,本當立斬,但念潘女為妃,姑免一死,擬貶雷州。六郎為報父仇,乘機斬了潘仁美,八王又赦免了六郎之罪。
王欽投于七王門下,向七王獻計,用鴛鴦壺毒死八王以謀皇位,陰謀未遂。太宗病逝,擬傳位八王,八王不受。七王登基,是為真宗。遼邦蕭太后乘新君初嗣之機,進犯中原,楊六郎率八姐、九妹迎戰,宋兵轉敗為勝。六郎任佳山寨巡檢,收伏岳勝、孟良、焦贊諸人為副指揮,一同鎮守三關。孟良化裝入遼國紅羊洞盜取楊令公骸骨,又偷得蕭太后骕骦良驥,逃回三關。遼兵追擊孟良,被楊六郎率兵殺退。
遼國又興兵伐澶州,楊六郎將士被圍于雙龍谷。六郎派孟良前往五臺山請楊五郎相救,五郎領五六百頭陀與九妹會兵一處。遼兵傳言六郎已死,九妹女扮男裝,更名胡元,入遼丞相家探聽得六郎未死。不料九妹被人認出,囚于天牢。五郎率領頭陀兵救出妹妹,然后,殺入雙龍谷,與六郎共破遼兵。五郎仍回五臺山為僧,九妹回無佞府。
王欽為遼國計,見楊六郎忠勇難敵,急欲加害,與寵臣謝金吾同謀。王、謝屢進楊府讒言,真宗降旨拆毀天波樓。令婆令九妹急召六郎回京。六郎與焦贊私下三關,焦贊怒殺謝金吾。王欽挑唆真宗定六郎與焦贊死罪,不成,又擬將六郎、焦贊發配邊遠地方。王欽為謀死六郎,復誣陷他在汝州私賣官酒。真宗聽信了他,下旨令胡延贊取六郎首級。寇準與胡延贊合謀,用死囚首級救下六郎,歸示朝廷。三關諸將聞六郎死訊,盡皆散去。
蕭太后聞楊六郎已斬,大喜,在魏府銅臺偽造瓊漿甘露之祥瑞,誘宋真宗前往觀賞。真宗不聽八王、寇準勸諫,決意前去,不料魏府被圍。八王至無佞府請出六郎,六郎訪尋三關諸將,集佳山舊部兵馬前去救駕,遼兵敗退。
遼邦出榜招募英豪。神仙呂洞賓為顯神通,親任軍師,攜椿樹精揭榜助遼。遼國聯合鮮卑等五國之兵攻宋,擺下天門陣,變化莫測,宋軍無人能破。鐘離權也下凡助宋。由于遼邦蕭天左、蕭天右是逆龍降生,需降龍木才能制服。六郎之子楊宗保至木閣寨取降龍木,被寨主穆桂英擒獲。宗保與桂英成親。宗保因違反命令,返營后被六郎囚禁。穆桂英一怒之下,活擒六郎。楊五郎前來說明,始消除誤會,翁媳相認。宋軍各路兵馬齊至,大破天門陣。二位神仙返回天庭。
王欽回到幽州,向蕭太后獻計,假意納降。宋遣十大朝臣到飛虎谷交納文書,遼將尋釁將宋臣們團團圍困。遼國駙馬木易實乃楊四郎,乘機暗助宋營為內應,六郎、五郎率宗保、桂英、八姐、九妹領兵攻遼,大破幽州。蕭太后自縊而死。真宗大封征遼諸將。
楊四郎歸國,向令婆言明令公遺骸藏于望鄉臺上,昔日孟良盜回者乃是假骨。孟良復往望鄉臺盜取真骨,焦贊暗中先去幽州,為搶頭功。兩人在望鄉臺相遇,孟良誤殺焦贊,而后自刎。令公遺骸由巡軍帶回。六郎懷念孟良、焦贊,遂染重疾,八王也受了風寒,二人相繼病故。真宗封贈楊六郎為成國公,追封八王為魏王,俱用王禮厚葬。
真宗駕崩,仁宗即位。邕州儂智高謀反,占領南蠻水德國,僭號儂王天子,率眾殺往柳州。仁宗命狄青領兵征剿,狄青擺出長蛇陣,被儂智高斬斷首尾,大敗而歸。包拯力薦楊宗保為帥,宗保率羽林軍五萬掛帥出征,以其子楊文廣為先鋒,用九宮八卦陣將儂王困住。儂王被五角王救出,退走柳州城。次日,宗保殺入城內。儂王退出,下寨萬春谷,調兵遣將復戰,反陷文廣于柳州城。穆桂英命文廣姐宣娘領兵救弟,宣娘往萬春谷截斷賊兵歸路,生擒儂王。儂王兩臂有千鈞之力,破囚車欲逃,被宣娘砍殺。宗保、文廣班師回朝。
仁宗遣人赍三件寶物往東岳廟酬愿。寶物盡被焦山杜月英劫去,楊文廣奉旨往焦山取寶。文廣被竇錦姑絆馬索生擒,與之成親,后又與月英聯姻。文廣收了寶物,過燕家莊時又與飛云拜堂。楊文廣齋戒沐浴后,將寶物送至東岳廟,獻給圣帝。圣帝賜仙桃,文廣食之,能化鶴而飛。文廣回京后,仁宗封楊宗保為宣國公,楊文廣為忠烈侯,又命文廣與長善公主完婚。月英、錦姑、飛云結伴尋夫至汴京,文廣納之。狄青見宗保全家受封,心生妒恨,派家奴行刺。楊宗保受驚,不日而卒。狄青又上奏文廣先娶三賊女而后婚公主,仁宗怒,文廣化鶴而去,歸隱于無佞府,公主因驚嚇而死。后朝廷奸佞當道,文廣父子屢屢貶職削官。文廣之子殺了奸臣張茂全家,舉家遷往太行山為民,親務耕織。
上一篇:《杜騙新書》介紹|賞析
下一篇:《梅蘭佳話》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