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畫冊
清·高其佩作
紙本墨筆
縱二六.二厘米
橫三二.五厘米
藏上海博物館
中國繪畫用毛筆來表現事物。毛筆可以說是中國繪畫不二的工具。六朝時代的繪畫理論家已經說出了“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王微《敘畫》)的話,以后常用的“筆墨”一詞,幾乎成為中國畫的代名詞。作為工具,毛筆是無法替代的。毛筆地位的確立,是建立在多次企圖取代毛筆的工具改革的失敗之上的,比如用頭發、用竹片、用蓮房等等,但有一樣毛筆之外的工具,得到了成功,那就是手指,它是唯一的不是毛筆的中國畫工具。
用手指作畫,被稱作指畫,或指頭畫,它是以手指,包括指頭、指甲和手掌作繪畫工具。據記載,唐代的王洽,開始用手掌作畫。清初的高其佩亮出的指畫,不僅畫的技巧成熟,而且還有一套理論體系。高其佩的指畫以及由他言傳侄孫高秉所撰的《指頭畫說》,讓我們見到了指畫的藝術魅力。
高其佩《雜畫冊》,是他指畫的精品,畫冊的內容有花鳥、草蟲、人物等等,故以雜畫稱之。這幅螳螂圖,便是其中之一。
此圖畫的是一段樹干上的一只螳螂,那是自然界極為平常之物,既沒有梅花沖霜斗雪鐵骨錚錚的氣傲,也沒有蘭花綽約多姿幽香待賞的高雅情操,而且寂寥的形物、簡之又簡的筆墨、清湯寡水的畫面,會給我們帶來些什么可欣賞的東西?其實,平常之物也許蘊藏著深奧,一點水可以見太陽,畫家通過一只螳螂、一段樹干,反映了生命的無處不在,畫出了大自然鮮活生動的景象。要作一些附會的話,螳螂有刀鋸般的捕食利器,而鐵馬金戈從關外長驅直入的八旗兵將中,就有高其佩的父輩,螳螂的神態,正像一個糾糾武士,附會如果見智見仁的話,也會橫生些妙趣來的。
從技術層面上看,簡是不易措手的。簡得有情有意,簡得生氣勃勃、神明煥然,更是難上加難。此圖寥寥數筆,便形象鮮明,大有增一筆太多,舍一筆太少的高超描繪手段。樹干雙鉤里加少許淡墨輕括,細枝散葉,流暢精練;最出色的是由墨線構成的螳螂,在濃墨和次濃墨的自然過渡里,惟妙惟肖地勾劃出來,昂首、瞠目、揚須,十分得神,令人叫絕。這里說的筆,是手指,畫家手指的靈巧,不啻毛筆。指畫的成功,是手指與毛筆筆意合轍的成功,但它畢竟是手指所為,因此有一種對毛筆來說似是而非的別趣。
雜畫冊
上一篇:《人物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海上三山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