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章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 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曾子臨終,魯大夫孟敬之探望,遂留下這段引起后世爭議的遺言。
“鳴哀”、“言善”,表示歸本之心,又強調所言之重。臨終之際,即有千言萬語,終只能講最重要的話。
道存于一切,但曾子以修身為本?;e豆之事,喻指禮制,即一切制度政務。禮制也是道,但曾子以為屬于官員職守,非道之所貴。
修身之要,呈現于體貌、神色、言辭。體貌持重,則免粗暴與慢??;神色端正,近于誠信;言辭得體,則免鄙陋與悖理。
制度真的只是官員的事嗎?此為后世所爭。
上一篇:《我未見好仁者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樊遲從游于舞雩之下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