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子張問明章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人的認知總是與自己的感受有著極大的關聯性,即便是非常理智的人也很容易受到自己感受的主觀影響,從而失其客觀的認知。
比如,聽人講別人的壞話,因為事不關己,往往就不會在意,久之失其明鑒;如果聽人誣陷自己,雖細小必會起反應。因此,聽人讒言,雖如細雨點滴而能洞察;聽人誣陷,雖有切膚之痛而不動心,這才真正稱得上明睿。
人如能認知客觀、明睿,就能由近知遠,有遠見。反之,唯能知遠,眼前才不會蒙蔽。明與遠是連著的。
上一篇:《子張問崇德辨惑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子曰參乎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