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新立異
【釋義】
標:提出。提出了新的主張、見解等,也表示為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而采用和往常不一樣的方式來吸引他人的注意。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共語,因及《逍遙》,支卓然標新理于二家之表,立異于眾賢之外。”
【典故】
東晉時期,有個和尚叫支道林。支道林自幼聰明、悟性極高,飽讀詩書,知曉諸子百家。二十五歲出家后,每次講經時,他的分析總能夠別出心裁,為其他僧人所不及。
有一次,支道林在建康白馬寺和一群社會名流交談,當這些人談到《莊子·逍遙游》的時候,支道林見他們所談所想的都引自郭象(西晉時期玄學家)和向秀(竹林七賢之一)的注解,毫無新意,便連連搖頭打斷他們的談論,說出自己對《逍遙游》的見解。之后,支道林便根據自己的見解重新給《莊子·逍遙游》作注,賦予了它新的意思。支道林的作注要超出郭象、向秀的解釋,并樹立起了一種新的見解,讓人們很是驚訝。人們經過細思量后,更覺得支道林說得很有道理,超出了很多學者的認知。
后來,人們便使用支道林對《逍遙游》的注解了。
上一篇:杯水車薪典故故事|杯水車薪釋義
下一篇:樹倒猢猻散典故故事|樹倒猢猻散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