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至如歸
【釋義】
賓:賓客;至:到。賓客來到這里就好比回到自己家中一樣。形容待客比較熱情周到。
【出處】
春秋·左丘明《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賓至如歸,無寧災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濕。”
【典故】
公元前542年,鄭國大夫子產奉命出使晉國,正巧碰到魯襄公去世。于是晉平公便以為魯國致哀為借口,不接見鄭國的使者。子產讓隨行人員拆掉晉國客棧的圍墻,然后將帶來的車馬禮物全部運進了客棧。
晉平公聽說了這件事情后很是生氣,便讓士文伯去責問子產。士文伯說:“我們國家是諸侯國的盟主,為了保護前來朝覲的各個諸侯國官員才修建的這座賓館,建起了厚厚的圍墻。而今你卻把圍墻拆掉了,這讓其他諸侯國的賓客如何是好呢?我的君主想要知道你們拆掉圍墻的原因。”
子產回答說:“我們鄭國是小國,現在帶著從全國搜羅過來的奇珍異寶前來進獻給貴國。可是你們的君主卻沒有時間,我們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夠受到接見。聽說,晉文公為盟主的時候,自己住的宮殿又矮又小,賓客住的宮殿卻是又高又大。賓客來到后,事事都有人照顧,晉文公也會很快地接見他們。不懂的問題,他會教導;遇到了困難,他會幫助。所以賓客到這里就如同回到自己的家一般。而今,晉國的宮室占了幾里地,賓客的房子卻如同奴隸的居所。門口無法進車,接見又不知具體的日期。如果不把圍墻拆掉,我們千辛萬苦搜羅來的這些珍寶就會遭到損壞,這就是我們的大罪過了。如果可以及時上交禮物,我們愿意將圍墻修復好。”
晉平公聽完士文伯的奏報后很是羞愧,立即接見了子產,并設宴款待,贈予了豐厚的禮物,還讓人重新建造賓客的住所。
上一篇:家徒四壁典故故事|家徒四壁釋義
下一篇:寸草春暉典故故事|寸草春暉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