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類拔萃
【釋義】
形容一個人的品質、才能超出同類。
【出處】
戰國·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公孫丑上》:“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p>
【典故】
有一次,孟子的學生公孫丑詢問孟子:“老師,伊尹(商朝丞相)、伯夷和孔子,是否可以并稱為天下圣人呢?”
孟子說:“當然不可以?!?/p>
公孫丑又問:“這三位賢人有共同之處嗎?”
孟子回答說:“有。如伊尹愿意背負篡位叛逆的罪名,流放太甲,鞏固商湯的社稷。這一件事情,孔子會這么做,伯夷也會這么做;伯夷忍受貧寒的生活,不愿背棄父親的意志,放棄了爵位,孔子和伊尹也會這么做。如果這三個人做君主,都有能力一統天下,能夠讓天下諸侯依據規定前來朝見;如果讓他們去做有違道理的事情,他們都會拒絕;如果讓他們去殺害無辜之人,哪怕會因此而得到天下,他們也會拒絕的。這是他們的相同之處?!?/p>
公孫丑繼續問道:“他們同樣都不會做壞事,那么他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
孟子回答說:“不同的地方就有很大的差別了。孔子的弟子宰予說:‘老師比堯舜高明多了?!迂曊f:‘老師可以從一個國家的禮制來判斷這個國家的政治情況,聽一個國家的音樂就可以判斷這個國家的品德水平。老師的治國思想是那些君主必須遵守的最高準則,誰違背了老師的治國思想,誰就無法治理好國家?!腥粽f:‘凡是同類都可以相互比較,比如麒麟和其他走獸,鳳凰和其他飛鳥,泰山和其他山丘,江海和水洼細流。前者都遠遠超過了后者。圣人和其他人也是同類,但圣人卻遠遠超過同類人。自從人類誕生之后,沒有人比老師更加偉大了。’伊尹和伯夷屬于同一時代的賢人,但是和孔子相比,他們還是相差甚遠,因為他們并沒有千秋萬代的治國思想。所以,從這一方面說,孔子比他們優秀多了?!?/p>
上一篇:出爾反爾典故故事|出爾反爾釋義
下一篇:鑿壁偷光典故故事|鑿壁偷光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