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蟹不如一蟹
【釋義】
一個不如一個。
【出處】
北宋·蘇軾《艾子雜說》:“艾子行于海上,初見蝤蛑(yóu móu),繼見螃蟹及彭越,形皆相似而體愈小,因嘆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
【典故】
有個叫艾子的人,一心想要看看大海的景觀。經過長時間跋涉,他終于來到了海邊。此時,遠處有幾艘漁船駛過來,漁船靠岸,漁民將漁網散開,開始撿里面的海鮮。艾子很是好奇,指著一個又圓又扁又多腿的動物問道:“這是什么?”
漁民回答說:“蝤蛑,又叫梭子蟹。”
艾子問道:“可以吃嗎?它看起來很可怕。”
漁民回答:“當然可以吃。這種蟹脂膏肥滿,肉質細膩,味道鮮美。”
沒幾天,艾子看到一些類似梭子蟹的動物,只是比梭子蟹要小一些。他捉到一只去問漁民:“這是梭子蟹嗎?”
漁民回答:“這不是梭子蟹,這是螃蟹。螃蟹生長在淡水里,梭子蟹生長在海水里。”
又過了幾天,艾子又發現了一種動物,類似螃蟹,但又比螃蟹小很多。螯足沒有毛,步足有毛,殼和銅錢差不多大小。
艾子詢問當地人:“這是蟹嗎?”
當地人回答:“這是蟛蜞(péng qí),也是蟹的一種,生長在江河堤岸、溝渠等地的洞穴里。”
艾子感嘆說:“哎,為什么一蟹不如一蟹呢?”
上一篇:一網打盡典故故事|一網打盡釋義
下一篇:一衣帶水典故故事|一衣帶水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