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狗盜
釋義
也作“狗盜雞鳴”,原意指學雞鳴叫以騙人,裝成狗的樣子盜竊。后來比喻低賤卑下的技能或行為,亦指具有這種技能或行為的人。
出處
漢·司馬遷《史記·孟嘗君列傳》:“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者,曰:‘臣能得狐白裘?!艘篂楣罚匀肭貙m臧中……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孟嘗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雞鳴,而雞齊鳴,遂發傳出?!?/p>
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孟嘗君禮賢下士門客眾多,秦昭王想拜他為相,可這時有人進言道:“孟嘗君雖很賢能,但他是齊國人,如果拜他為相,他一定會為齊國利益著想,那樣的話,秦國就危險了?!边@番話說得秦昭王臨時改變了主意,立即將孟嘗君關押起來,準備找個借口殺掉他。
孟嘗君四處托人求情,找到了秦昭王的寵姬。寵姬答應替他說情,但提了個要求:“我聽說孟嘗君有一件狐白裘,天下無雙,如果你能把這件狐白裘送給我,我就幫你。”消息傳到獄中,孟嘗君更感為難,因為這件狐白裘他早已送給秦昭王,現在叫他如何再有一件?他把難處告訴了門客,就在眾人面面相覷之時,坐在門邊的—位善于偷盜的門客自告奮勇道:“我能拿到那件狐白裘?!碑斕煲估?,他就趁黑摸入秦宮,偷出了狐白裘。寵姬得到狐白裘后,確未食言,孟嘗君很快即被釋放并強令回國。因怕秦昭王反悔,孟嘗君不敢再耽擱,率領手下人連夜奔逃。一行人逃至函谷關時又遇了難題:按照秦國法規,函谷關每天雞叫時才開關放人,而現在夜黑如墨,哪敢等到雞鳴呢?正當眾人犯愁之時,又一位門客站了出來,只見他“喔,喔,喔”撮嘴連叫幾聲,引得城關外的雄雞全都叫了起來。守關士兵聽見雞鳴,以為天色將明,遂開門放人,孟嘗君一行人就這樣逃出了秦國。眾人很佩服這兩位擅偷盜、會雞鳴的門客,“雞鳴狗盜”一詞亦隨之流傳下來。
上一篇:成語《駭人聽聞》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鷗鳥忘機》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