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一聲塵落
【出典】 《文選》卷三○晉·陸士衡(機)《擬東城一何高》詩:“一唱萬夫嘆,再唱梁塵飛。”唐·李善注引《七略》:“漢興,魯人虞公善雅歌,發聲,盡動梁上塵。”按:《七略》為西漢劉歆在其父劉向《別錄》遺稿基礎上編撰而成,又名《七略別錄》。《藝文類聚》卷四三引作劉向《別錄》,引文為“有麗人歌賦,漢興以來,善雅歌者,魯人虞公,發聲清哀,蓋動梁塵。”
【釋義】 漢人虞公善歌,相傳其歌聲可以震落梁上的灰塵。后世常用此典頌美歌聲嘹亮動聽。
【例句】 妙唱一聲塵暗落,靚妝四座玉相連。(鄧肅《浣溪沙》[高會橫山酒八仙]1107)這里用本典贊美席間歌妓歌聲嘹亮。
上一篇:典故《一聲吹裂》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一聲平地雷》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