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越來越覺得要傷害一個人,或破壞他人的情誼,真是一件太容易的事。
只要你多說一些閑話,或者在閑聊中扯出幾個人的姓名,對方就很容易上當。譬如“某某說你怎樣怎樣”啦、“我可是為你好,你的好友某某竟說你……”諸如此類,看似不經意的順口話,卻會讓你感到不是滋味,甚至產生疑慮和憤忿,說不定長年的友誼在這一瞬間就起了變化。
如果你的個性較為軟弱內向,可能暗自傷感一陣;如果個性較為剛烈,則可能伺機興師問罪;而對方必然矢口否認,縱然小有招認,也會說是傳話的人斷章取義、加油添醋、故意錯誤引導……如果你還有追根究柢的精神,又可能再回轉求證……天下大亂矣。
我們知識分子常大彈人生高調,卻在日常生活中,時有低水準的表現;喜歡清談、愛講閑話,正是其中最常見的現象。
說閑話是一樁相當輕松痛快的事。我們平日總有些事不順心,當我們無能正面扳轉局面而心中不舒暢時,講點閑話確實可以稍平苦悶,換來些許心理上的平衡,尤其若能把一些人加以貶損的話,起碼可以獲得提升自己的快感。
我自己并不是一個例外,我坦承也曾是長舌嫌犯之一,只是后來漸漸有所領悟,加上隨著年歲修來的涵養,才比較懂得守口如瓶罷了。
如今若有人對我講起如前述的閑話,我不會像以前那樣立時血脈賁張,恨不得馬上把那人抓來問個清楚。我會以“自己還不是說過別人”來作為抵銷,不再想去探詢究竟而添惹更多的是非了。
有時甚至還會很阿Q地如此調侃道:
“對極了,我正是那樣。如果不是那樣,也一定學著那樣好配合你們的話。”
有位朋友常自詡不愛講人閑話:“你看某某老在我面前說你如何如何,我講過沒有?”
我不忍掃她的興,心頭卻好笑:“這會兒你不是正在講嗎?”
(1988年臺灣文經出版社《800字小語》)
賞析丹扉是臺灣有名的“專欄作家”,筆耕三十年不輟。她的那些隨筆小品直面人生,海闊天空,抒情說理,式式俱備。她或寫身邊瑣事,或談兒女教育,或說做學問,或話家庭成員的愛心,都用機智幽默的筆觸評點社會現象,閑談人生世態,抒發自己的情趣。明代文學家徐渭有一番話云:“云隱蛟龍,得其一鱗一甲,正是可思,不必現其全身。”現代著名小品文作家王力認為“這是小品文的秘訣”。丹扉的隨筆小品短小精悍,要言不煩,雖取諸家常瑣事,卻仍能表達作者圓熟的智慧。《閑話少說》一文的主旨非常明確,作者直抒胸臆,一語破的,文章開頭便直言不諱地指出,“要傷害一個人,或破壞他人的情誼,真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只要你多說一些閑話,或者在閑聊中扯出幾個人的姓名,對方就很容易上當。”作者用生活化的語言、生活化的例子和生活化的感觸,娓娓道來,讀者一目了然。文章以自己的經歷和所見所聞為例來說明題旨,有時甚至反躬自嘲,這就更增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和感染力。這篇隨筆旨在勸誡誘導,涵養性情,因此作者和悅委婉地與讀者交心,作家人格的坦露,真情的傾吐,使我們讀了真個像跟她面對面坐著,聽她親親切切的說話,如與親人摯友話語,絲毫沒有正襟危坐、耳提面命之感,文章平易中含深刻,溫婉中露風趣。
上一篇:《還給誰?》原文|賞析
下一篇:《“八五”述懷》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