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八月五日,御樓設繩妓①。妓者先引長繩,兩端屬②地,埋鹿盧③以系之。鹿盧內數丈立柱以起繩④,繩之直如弦。然后妓女自繩端躡足而上,往來倏忽之間,望之如仙。有中路相遇,側身而過者;有著屐⑤而行,從容俯仰者;或以畫竿接脛⑥,高五六尺;或蹋肩蹈頂至三四重⑦,既而翻身擲倒,至繩還住,曾無蹉跌⑧:皆應嚴鼓⑨之節,真奇觀者。
衛士胡嘉隱作《繩妓賦》獻之,辭甚宏暢,玄宗覽之,大悅,擢拜金吾衛倉曹參軍⑩。
自胡寇覆蕩⑾,伶倫⑿分散,外方⒀始有此妓,軍州⒁宴會,時或為之。
(《封氏聞見記》)
注釋①御樓——長安皇宮內樓閣。繩妓,表演繩技的女演員。②屬(zhu)——連綴。③鹿盧——即轤轆。④起繩——支撐繩子。⑤著屐——穿著木底鞋。⑥以畫竿接脛——把有彩繪的竹竿綁在小腿上。如同今之踩高蹺,但這里是在繩上行走。⑦“或蹋”句——如同今之迭羅漢。⑧蹉跌——失足跌倒。⑨嚴鼓——緊密的鼓點。⑩“擢拜”句——擢拜,提拔。金吾衛倉曹參軍,武官名。金吾,即執金吾,漢武帝時負責巡衛京城,保護皇帝。衛倉曹,是金吾之下的一個部門,負責軍需。⑾胡寇——指安史亂軍。覆蕩,指安祿山攻陷長安,大加燒掠,京城被嚴重破壞。⑿伶倫——演員們。⒀外方——指京都宮廷以外。⒁軍州——軍中與州郡。
賞析這篇短文介紹了一種雜技——走繩索,它的表演者都是女演員,稱為繩妓。
文章先寫繩妓的產生、表演前的道具設置,次寫演員在繩上表演出的各種動作姿態,再寫這種雜技的影響與命運,層次十分清晰。
走繩索作為一種獨具魅力的表演藝術,它要求演員必須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技藝。這也正是本文的介紹重點和精彩之筆。作者寫到演員的表演時,一改說明文慣用的介紹性語言,轉而用描述性語言,寫來惟妙惟肖。寫演員走上繩索,著“躡足而上”四字,繼而又用“往來倏忽之間”加以渲染,便使讀者仿佛看到了她們在繩上輕盈、矯健的身姿。作者又接連寫了四種精彩的繩上動作:中路相遇,側身而過;著屐而行,從容俯仰;小腿上綁著畫竿在長繩上踩高蹺;踏肩蹈頂迭羅漢,竟無一人失足跌落,因為她們的各種動作都與緊密的鼓點節奏合拍。至此作者不禁擊節贊嘆:“真奇觀者?!?/p>
更奇的是,一個普通的衛士看了繩妓的表演,作了一篇《繩妓賦》獻給唐玄宗,竟博得皇帝的歡心,得到擢升。然而繩妓能決定一個衛士的命運卻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戰亂迫使她們流落到宮廷以外,也使她們把一身絕技帶出了宮廷。
生動的描述使讀者身臨其境,小小的插曲又給文章增添幾分情趣,這實在是一般的說明文不易產生的效果。由是才愈發顯示了作者的才華與功力。
上一篇:《太宗懷鷂》原文|賞析
下一篇:《蝜蝂傳》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