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寞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賈誼:西漢前期才華出眾的人,因與一些老臣政見不合而調出京城,到長沙做太傅。后雖被漢文帝召回,但仍無大用。后憂郁而死,僅33歲。楚客:這里指賈誼。漢文:漢文帝。
入選理由:
使用典故特別值得稱道的名篇。
詩詞賞析 劉長卿仕途坎坷,多次遭貶。這是他被貶中經過長沙賈誼故居時據所見所感寫的一首七律。首聯寫賈誼被貶長沙三年,此地只留下他的悲傷往事了。頷聯向稱名句,有名在于用典貼切自然,吊賈誼而用了賈誼名作的成句,又用得一點痕跡都不留下。賈誼在《鵩鳥賦》中有“庚子日斜……野鳥入室兮,主人將去”等話語,“日斜”、“人去”是原文。劉長卿用于詩句中說秋草多么無情呀,只在主人離去后才猛長,巧妙地嵌入了“人去”兩個字;他憑吊賈誼故居時正是下午,太陽偏西,又巧妙地嵌入了“日斜”兩個字。兩處嵌入都與詩意和詩風水乳交融般和諧,真是妙手偶得,渾然天成。兩句詩抒情濃烈,對賈誼故居的荒涼冷落表示了深深的惋惜,進一步說是對封建社會人才的埋沒表示出憤憤不平,也關聯了自身的遭遇。這兩句其實內涵豐富,很可品味。頸聯就直說了,直接對漢文帝提出委婉的批評。漢文帝是歷史上“文景之治”的好皇帝,都不過如此,對比不言的不好的皇帝就更加不滿了?!跋嫠疅o情”一句也很動人,秋草無情,湘水無情,都是擬人的寫法。這樣寫更生動,更能襯托“我”惺惺相惜的深情。這一句還關聯了賈誼過湘水時吊屈原的史事,將懷才不遇的人物從古串到了自己,既深惜前賢,又痛在自身,似乎湘水盡成了悲傷的淚水。尾聯故作問語也很有新意。明明賈誼到長沙的原因是清楚的,卻還要發此一問,詩歌就起了波瀾,有了回旋的余味。所以沈德潛稱贊說:“誼之遷謫本因被讒,今云‘何事而來’,含情不盡。”正說到此詩曲折含蓄的風格上去了。
上一篇:《盧照鄰·長安古意》原文注解與賞析
下一篇:《王昌齡·閨怨》原文注解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