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植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xiāng)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fā)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胡虜數(shù)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qū)蹈匈奴,左顧陵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年輕時文才出眾,深受曹操喜愛,曾封為陳王,死謚“思”。從曹丕稱帝后多受排擠壓制,郁郁寡歡。詩歌創(chuàng)作辭藻華美,對后世影響很大。幽并:兩個州的名稱,其地大致相當于今河北、山西北部一帶。宿昔:平素,一向。楛矢:用楛木做的箭。月支:白色箭靶名。馬蹄:黑色箭靶名。厲馬:即驅(qū)馬。陵:壓制,踏平。
入選理由:
體現(xiàn)詩人少年精神、才氣縱橫,渴望建功立業(yè)的早期名作。
詩詞賞析 曹植在早期寫作的《名都篇》中盡情地展現(xiàn)了貴公子的生活風貌,那時的他除了詩酒豪興,就是飛鷹走狗玩樂。本篇集中寫少年豪氣,寫為國效力的勇氣和志向,肯定是早期創(chuàng)作的作品。以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男兒就是要在沙場征戰(zhàn),騎在馬上飛奔,才能建功立業(yè),才能讓人生更有價值。
詩歌前半部分抓住男兒建功離不開的馬和弓箭射技大寫,又補寫其敏捷的身手和勇敢,先把本領(lǐng)寫夠,蓄勢而待。然后才轉(zhuǎn)而寫邊關(guān)軍情緊急,這就為有本領(lǐng)的男兒提供了機會。接著寫健兒殺敵的英姿和不可阻擋的氣概,似乎就成了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這是作者為讀者安排巧妙的讀后感受。最后部分當然是詩的精神所在,游俠健兒不僅是想為自己的榮華富貴建立軍功,更為重要的是為了國家利益,為了國家利益可以獻出生命,視死如歸,這是何等高尚的思想境界。全詩的價值在此才充分顯現(xiàn),讓我們了解到這不只是一篇游俠健兒的贊歌。不可否認,詩中的游俠健兒就有作者的身影,為國建功立業(yè)甚至視死如歸正是作者的思想傾向。
上一篇:《岑 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原文注解與賞析
下一篇:《李 煜·相見歡》原文注解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