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允平《垂楊》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
銀屏夢覺。漸淺黃嫩綠,一聲鶯小。細雨輕塵,建章初閉東風悄。依然千樹長安道。翠云鎖、玉窗深窈。斷橋人、空倚斜陽,帶舊愁多少。還是清明過了。任煙縷露條,碧纖青裊。恨隔天涯,幾回惆悵蘇堤曉。飛花滿地誰為掃。甚薄幸、隨波縹緲。縱啼鵑、不喚春歸,人自老。
【附錄】
元白樸《天籟集》卷下《垂楊》:壬子冬,薄游順天,張侯毛氏之兄正卿,邀予往拜夫人。既而留飲,撰詞,一詠梅,以“玉耳墜金環”歌之;一送春,以“垂楊”歌之。詞成,惠以羅綺四端。夫人大名路人,能道古今雅好。因自言幼時,有老尼,年幾八十,嘗教以舊曲《垂楊》,音調至今了然。事與東坡補《洞仙歌》詞相類。中統建元,壽春榷場中,得南方詞編,有《垂楊》三首,其一乃向所傳者,然后知夫人真承平家世之舊也。關山杜宇。甚年年喚得,韶光歸去。怕上高城望遠,煙水迷南浦。賣花聲動天街曉,總吹人、東風庭戶。正紗窗、濃睡覺來,驚翠蛾愁聚。一夜狂風橫雨。恨西園、媚景匆匆難駐。試把芳菲點檢,鶯燕渾無語。玉纖空折梨花捻,對寒食、厭厭心緒。問東君,落花誰是主。
王僧保《論詞絕句》:詞人多半善言愁,月露述篇語欲羞。“夢覺銀屏”春太瘦,《垂楊》不應減風流。
上一篇:張炎《臺城路》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
下一篇:張炎《聲聲慢》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