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幹《滿江紅》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自豫章阻風吳城山作
春水迷天,桃花浪、幾番風惡。云乍起、遠山遮盡,晚風還作。綠卷芳洲生杜若。數帆帶雨煙中落。傍向來、沙觜共停橈,傷飄泊。寒猶在,衾偏薄。腸欲斷,愁難著。倚篷窗無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過卻。最憐輕負年時約。想小樓、終日望歸舟,人如削。
【本事】
張元幹《蘆川歸來集》卷九《跋楚甸落帆圖》:往年自豫章下白沙,嘗作《滿江紅》詞,有所謂“綠卷芳洲生杜若。數番帶雨煙中落”之句,此畫頗與吾眼界熟,要是胸次不凡者為之。寧無感慨?
【編年】
據《蘆川歸來集》卷十《蘆川豫章觀音觀書》:“元幹以宣和元年三月出京師,六月至鄉里。十一月乃復始行。”宣和二年(1120)正月至豫章(今江西南昌),詞作于本年春日自豫章下白沙赴南康途中。參見王兆鵬《張元幹年譜》,曹濟平系于宣和元年,不確。吳城山,“在(南昌)府城東北一百八十里,臨大江”(《江西通志》卷七)。白沙,在豫章北二百里。
【匯評】
吳從先《草堂詩余雋》卷二眉批:上言風帆飄泊之象,下言歸舟在家之思。
又評:前后俱在舟帆上寫情景,想所思之人,尚是江湖浪客。
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卷三眉批:認向來沙觜,妙得旅情。
又:“削”字好。“人如削”句好。
潘游龍《古今詩余醉》卷七:“人如削”句妙。
上一篇:張元幹《寶鼎現》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張元幹《朝中措》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