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廌《李廌》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小傳】
李廌(1059—1109,一說生于1061年),字方叔,其先自鄆徙華州(今陜西華縣),故自號太華逸民(宋周紫芝《太倉稊米集》卷六十六《書月巖集后》)、濟南先生(宋謝采伯《密齋筆記》卷三)。元豐四年(1081),謁蘇軾于黃州,以文章受知,為“蘇門六君子”之一。哲宗元祐三年(1088),蘇軾知貢舉,得試卷以為廌作,置之首選,而是科廌竟下第,后再舉亦失利。蘇軾與范祖禹同薦于朝,未果,遂絕意仕進。謂潁為人物淵藪,始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喜論古今治亂,元祐求言,上《忠諫書》、《忠厚論》,并獻《兵鑒》二萬言論西事?;兆诖笥^三年卒,年五十一。
【傳記資料】
《宋史》卷四四四本傳
王偁《東都事略》卷一一六
【年譜】
李燾《六君子年譜》三卷。見周必大《李文簡公燾神道碑》,今不存。
【著述】
李廌有《師友談記》一卷、《德隅齋畫品》一卷(有元符元年(1098)七月自序)。文集名《濟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七別集類),又《宋史》卷二○八《藝文志》著錄《李廌集》三十卷,均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八卷。詞存四首,《全宋詞》自《梅苑》、《樂府雅詞拾遺》、《碧雞漫志》諸書輯出。
【序跋】
周泳先《唐宋金元詞鉤沉》李廌《濟南詞》一卷:江山劉毓盤云:“余歸浙后,日讀文瀾閣書,輯文潛詞十首,而四學士之詞全;輯方叔詞七首,而六君子之詞全。”又云:“《柯山集》、《月巖集》并據文瀾閣本?!庇鄼z文瀾閣庫本《濟南集》,附詞僅三首,與劉氏所云者不合。取劉氏書細校,始悟劉氏本乃據各選本輯得,且真贗雜糅,如《菩薩蠻》“江南未雪”、“霜天不管”兩闋,并見《梅苑》,次方叔雙松庵月下賞梅闋后,并不注撰人,而劉氏亦輯入。又文瀾閣本《張右史集》,亦未附詞,劉氏所云,皆依托也。集本所載雖未有除諸選本外者,然無一偽作,當必輯自《大典》也。
【總評】
王灼《碧雞漫志》卷二:趙德麟、李方叔皆東坡客,其氣味殊不近。趙婉而李俊,各有所長,晚年皆荒醉汝、潁、京、洛間,時時出滑稽語。
上一篇:李子正《減蘭十梅》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李廌《虞美人令》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