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覿《曾覿》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小傳】
曾覿(1109—1180),字純甫,號海野老農,汴(今河南開封)人。以父任補官,紹興三十年(1160),以寄班祗候為建王(即宋孝宗)內知客。孝宗受禪,以潛邸舊人除權知閣門事兼幹辦皇城司,常侍宴應制。與知閣門事龍大淵怙寵依勢,時號“曾龍”,為大臣所劾,乾道初,出為淮西副總管,移浙東。七年(1171),任承宣使。淳熙元年(1174),除開府儀同三司。六年,加少保、醴泉觀使。用事近二十年,逐大臣,用群小,權震中外。孝宗后覺其奸,漸疏之。淳熙七年十二月,憂恚以死,年七十二。
【傳記資料】
《宋史》卷四七○佞幸傳
柯維騏《宋史新編》一八五
王洙《史質》卷八十二
錢士升《南宋書》卷六十八
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六
厲鶚《宋詩紀事》卷五十七
【著述】
曾覿有《海野詞》一卷。
【序跋】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歌詞類:《海野詞》一卷。曾覿撰。孝宗潛邸人,怙寵依勢,世號“曾龍”者也。龍名大淵。
毛晉汲古閣本《海野詞》跋:純甫與龍大淵同為建王內知客,孝宗以二人皆潛邸舊人,觴詠唱酬,字而不名。怙寵恃勢,純甫尤甚,故陳俊卿、虞允文輩交章逐之。然文藻頗有可觀,如過京師望叢臺諸作,語多感慨,令人有麥秀黍離之悲。與張掄不時賦詞進御,賞賚甚渥。至進月詞,一夕西興共聞天樂,豈天神亦不以人廢言耶? 湖南毛晉識。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九八:《海野詞》一卷。宋曾覿撰。覿有《海野集》,已著錄。初,孝宗在潛邸時,覿為建王內知客,常與觴詠唱酬,卷首《水龍吟》后闋,有云“攜手西園,宴罷下瑤臺,醉魂初醒。”即紀承寵游宴之事,故用飛蓋西園故實。以后常侍宴應制,如《阮郎歸》賦燕、《柳梢青》賦柳諸詞,亦皆其時所作。覿又嘗見東都之盛,故奉使過京,作《金人捧露盤》;邯鄲道上,作《憶秦娥》;重到臨安,作《感皇恩》等曲。黃昇《花庵詞選》謂其語多感慨,凄然有黍離之悲。雖與龍大淵朋比作奸,名列《宋史·佞倖傳》中,為談藝者所不齒,而才華富艷,實有可觀。錄而存之,亦選六朝詩者不遺江總,選唐詩者不遺崔湜、宗楚客例也。
【總評】
況周頤《歷代詞人考略》卷二十八:詞能精穩入格,沖融合雅,出色當行,第稍乏神韻耳。
上一篇:曾紆《菩薩蠻》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曾覿《水龍吟》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