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水龍吟》唐宋詞匯評賞析
古來云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處。 人間自有,赤城居士,龍蟠鳳舉。清凈無為,坐忘遺照,八篇奇語。向玉宵東望,蓬萊晻靄,有云駕、驂風馭。行盡九州四海,笑紛紛、落花飛絮。 臨江一見,謫仙風采,無言心許。 八表神游,浩然相對,酒酣箕踞。 待垂天賦就,騎鯨路穩,約相將去。
【本事】
傅干《注坡詞》卷一:楊元素《本事曲集》載公自序云:昔謝自然欲過海求師蓬萊,至海中,或謂自然曰:“蓬萊隔弱水三十萬里,不可到,天臺有司馬子微,自居赤城,名在絳闕,可往從之。”自然乃還,受道于子微,白日仙去。子微年百余,將終,謂弟子曰:“吾居玉霄峰,東望蓬萊,嘗有真靈降焉。今為東海青童所召。”乃蟬蛻而去。其后李太白作《大鵬賦》云:“嘗見子微于江陵,謂余有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元豐七年冬,余過臨淮,湛然先生梁君在焉,童顏清澈,如二十許人然。人有自少見之,喜吹鐵笛,遼然有穿云裂石之聲,乃作《水龍吟》一首,寄子微、太白之事,倚其聲而歌之。
【編年】
《朱注》:元豐七年(1084)。湛然先生,梁沖。《蘇軾詩集》卷二十四有《贈梁道人》詩。
【附錄】
邵博《邵氏聞見后錄》卷十六:又序“昔謝自然欲過海求師。或謂蓬萊隔弱水三萬里,不可到。天臺有司馬子微,身居赤城,名在絳闕,可往從之。自然可,還受道于子微,白日仙去。”按,子微以開元十五年死于王屋山,自然生于生于大歷五年,至貞元十年仙去,是子微死四十三年,自然始生。乃云“自然受道于子微”,亦誤矣。“東坡信天下后世者,寧有誤邪? ”予應之曰:“東坡累誤千百,尚信天下后世也。”童子曰:“有是言,凡學者之誤亦許矣。”予曰:“爾非東坡,奈何? ”
上一篇:《章楶·水龍吟》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
下一篇:《蘇軾·水龍吟》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