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海喋血記》
【本書體例】
趙能甫著。30回,33萬5千字。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4月版。
本書敘述了出身貧寒的盧德茂巧遇武林奇人,學成武功,除暴安良,鏟除了義軍叛徒陳野先父子和元親王海呀,投奔反元義軍的故事。
元順帝至正二十三年,反元抗暴戰爭進入尾聲,元王朝朝不保夕,派“金陵三魔”親王海呀、江南義軍叛徒陳野先、陳先兆父子死保江南。他們進駐江南重鎮,四出鎮壓義軍,縱兵劫掠。就在陳野先帥府所在的方山縣的一個小村,逼出一位英雄盧德茂。德茂兒時隨父捕魚,練就一身好水功。八歲時父被害,十三就下河捕魚侍養病母,陳野先封江后,被逼進山伐木。在深山林中遇見一怪老叟,老人治愈盧母,收德茂為徒,傳授武功。后因德茂不明真相,師徒反目。
一日,陳野先父子來到村中,奪走江南名儒陶安之女、德茂師妹隱娘。德茂英雄虎膽。獨搏雙魔,制服陳氏父子,送陶安父女渡江,在江中大鬧追兵,孤身破敵。陶安父女失蹤,德茂反身救母,殺死出賣陶安的吳氏兄弟。第二次救母,遭惡頭陀毒刺,幸虧蒙面女蘭蘭和小佳救治。
德茂赴燕京路上,救女兒、懲匪徒。幸遇師父,老人祖孫一直暗中相助德茂,誤會解除。師徒來到福云廟,老人施神功,力劈“活雷神”,殺傷悟性,驚跑金道人。
原來老人名叫林勁松,他告訴德茂一段往事。天歷三年,發生一場戰斗,武當山下尸橫遍野,南宮道人救活三男嬰,求人撫養,傳授武功。大的起名魏聰,老二武亞子,小的叫林勁松。林勁松成人后與癡妹成婚,生子石娃。后林勁松拜武藥易水寒為師,學醫術和易家功,得傳獨家功夫“癆病神拳”。武亞子奸滑,教唆石娃林幼松走上邪道,投奔元朝,出賣白蓮教和三合會,致使義軍傷亡殆盡,教主韓天威等被武亞子暗害。林勁松等夜闖皇宮,報仇雪恨。結果魏聰被武亞子殺瞎雙眼,眾豪杰火中遇難。林勁松脫險后,劫搶贓銀,牽連清官米慎,于是投案自首,后巧施神功假死,了性大師暗中相助得以脫離虎口。
老人因有急信,往事不敘,兩人各奔東西。德茂路遇金道人巢穴,只身斗敵,救出孩童。
德茂途中不幸從崖中墜落,誤入飛龍道人的虎穴——耆英山莊。冷面觀音白如珍相助,床上真戲假作,飛龍道人面善心毒暗藏殺機。桂青娘忍辱負重出良策,盜走鎮教之寶葫蘆,助德茂逃跑,結果老賊追到,青娘義助英雄,德茂放葫蘆之蛇咬死武亞子。
德茂逃出虎穴,遇見易水寒,得知祖傳芙蓉寶刀的故事。原來德茂之父死前將一柄芙蓉刀送給林勁松,另一柄交給菱娘即德茂的親姑。林勁松孫女蘭蘭與菱娘巧識,雙刀合一,訂下德茂與蘭蘭的終身大事。后來林幼松奪寶刀時,殺死其妻,破了蘭蘭的相,蘭蘭要還刀退婚。
德茂辭別易家,路受文四鏢戲耍,遇識峨嵋劍客萬里鵬,設法破耆英山莊。德茂和萬里鵬路識朱亮祖,德茂被舉為二寨主。
探母途中,德茂夜斬陳先兆和大元頭陀。陳野先之女鳳仙為兄報仇偷刺德茂,武亞子之子葛世貴盜寶欺鳳仙,德茂奪寶制死葛世貴,除掉悟性。鳳仙心窄逼恩人,拿走寶葫蘆。
德茂路救黃月娥,得知其假夫李明是陶隱娘。女扮男裝的李明獲新科狀元,后加封刑部尚書。國中第一紅人哈麻欲招李明為婿,文四鏢設計,黃月娥入宮。黃月娥治愈太后,被認為干女,李明成了假駙馬。金道人以假葫蘆引出鳳仙,奪走真葫蘆,蘭蘭救出鳳仙,文四鏢盜得寶葫蘆,智戲金道人。
李明等出走計劃落空,皇帝令其伴駕巡游江南。假駙馬怒斬統領黑兒娘,順帝受刺逃回。李明受命掌管江南軍政。
德茂夜入王府,殺死鐵拐簡忠,救出義軍信使馮國用。李明用計殺死哈刺親王、赤奴兒將軍,黑娃胡奎錘死脫因元帥,德茂智擒陳野先殺死海呀。李明擺下戰場,奇取方山、金陵,投奔反元義軍。
林勁松除掉逆子金道人林幼松。最后,隱娘還本裝,芙蓉刀合鞘結緣,隱娘、月娥共侍盧德茂。
本書是一本描寫武林中人扶正驅邪的白話故事,以傳統的章回小說的形式寫成,具有傳統的章回小說的特點。全書語言明了,文字簡練,通俗易懂,是一本典型的通俗武俠小說。故事采用直敘的形式,以主人公盧德茂拜師學藝,除暴安良,行俠仗義,最后投奔反元義軍為主線來展開,同時采用了倒敘、插敘等方法,使整本書得以連貫起來,每個故事情節得以銜接起來。以講故事的形式寫成,運用了講故事的傳統手法,故事情節生動,娓娓道來,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但是,本書流于俗套,寫作沒有什么創新,沒有什么新意,情節雖然較多,但描述還不夠復雜,個別情節不生動,顯得比較粗糙。全書雖然語言簡煉、通俗易懂,但描寫略顯平淡,有些地方還比較膚淺,特別是武打方面的個別描述不深入,稍嫌功底不夠,有些地方平鋪直敘,沒有什么大的起伏。全書的結構總的來說是完整的,但個別地方結構不夠嚴謹,章回之間銜接不夠緊密。
總之,本書是一部通俗易懂、內容健康的白話武俠小說。
上一篇:《火并蕭十一郎》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火符》武俠小說鑒賞